藏弦囊的和声能与沈砚腕间的藏弦产生共振,银白光芒顺着晶核的脉络扩散,将坍塌的通道暂时撑住。青芜则取出更多的晶粉,与岚气混合成更浓稠的浆液,顺着藏弦的银丝,一点点填入裂痕。
“赵磊,帮我稳住节点的光罩!”青芜喊道。
赵磊立刻应着,运转体内的和声能,注入节点——光罩的蓝光再次暴涨,与青芜的岚气、沈砚的藏弦能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道三重防护的屏障。那道紫蛇撞在屏障上,终于无法重组,化作一缕青烟消散。
修复完雾隐峡的节点时,夕阳已经西斜。沈砚与青芜坐在巨石上,望着峡谷里渐渐稳定的脉气,都松了口气。赵磊递过来两壶水,感慨道:“若不是您二位及时赶来,这节点今天肯定保不住。您说,这界外脉频到底是什么来头?怎么就盯着我们西境的节点不放?”
沈砚喝了口水,腕间的藏弦轻轻浮动:“它不是盯着西境,是四界的声网节点,它都在试探。只是西境离蚀声残墟最近,又是刚稳固的脉频,最容易成为突破口。”
青芜补充道:“而且,这道脉频的目标很明确——它在寻找四界脉气的‘共频点’,一旦找到,就能通过共频点,同时干扰多个节点,让整个声网陷入混乱。”
正说着,石垣的传讯符亮了——风鸣谷的节点已经加固完成,界外脉频的渗透被成功阻断。沈砚松了口气,却没有放松警惕:“枯木林、雾隐峡、风鸣谷只是西境的三个漏洞,四界其他偏远的节点,说不定还有类似的隐患。”
他取出一张空白的符纸,腕间的藏弦飘起银丝,在符纸上快速绘制声网加固图——图上详细标注了双能节点的构造:以晶核为中心,外层包裹藏弦灵丝编织的“和声网”,内层填充晶能与岚气混合的“加固层”,节点周围再布置八枚晶碎片,形成“共振阵”,既能抵御界外脉频的渗透,又能自动修复细微的裂痕。
“这是声网加固的详细方案。”沈砚将符纸递给赵磊,“你立刻传给林风,让他组织修士,先对西境所有副节点进行排查,有漏洞的按照这个方案加固。另外,让林夏带着光声界的弟子,去四界其他偏远节点看看,不能遗漏任何一个隐患。”
“是!”赵磊接过符纸,立刻转身去传讯。
青芜看着沈砚腕间微微黯淡的藏弦,伸手轻轻抚摸:“修复了两个节点,你消耗了不少和声能,先休息会儿吧。”
沈砚笑着点头,靠在青芜肩上,腕间的藏弦轻轻缠绕住她的指尖——银丝传递着他的体温,也传递着安心。峡谷里的风很轻,带着脉气的温润,远处的村落传来炊烟的味道,还有百姓们隐约的笑声。
“你说,那道界外脉频的背后,会不会有更强大的存在?”青芜轻声问道,目光望向蚀声残墟的方向。
沈砚沉默片刻,缓缓道:“或许有,但我们不怕。”他抬手,腕间的藏弦飘起一缕银丝,在空中画出四界的标记,“光声界有藏弦,青蘅界有岚气,凡界有民心,传承队有四界的修士——只要我们同心,就算是界外的威胁,也能挡住。”
青芜点头,靠在他的肩上,指尖的岚气与藏弦的银丝交织在一起,在空气中凝成一道小小的光茧。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将二人的身影拉得很长,与峡谷中央的声网节点、远处的村落、田垄里的稻穗,构成了一幅温暖而坚定的画面。
夜幕降临时,沈砚与青芜回到了落音镇。林风与石垣早已在望脉塔前等候,身后跟着传承队的修士和光声界、青蘅界的弟子,每个人手中都拿着晶碎片和藏弦囊,准备出发去加固节点。
“沈长老,青芜长老!”林风迎上来,手里拿着沈砚传来的加固图,“我们已经排查完西境的副节点,除了您修复的两个,还有五个节点有细微的裂痕,弟子们已经准备好,今晚就去加固!”
石垣也道:“青蘅界的弟子已经出发去风鸣谷周边的节点,传承队的修士分成了三队,负责巡逻和支援。”
沈砚点头,腕间的藏弦飘起一缕银丝,注入望脉塔的脉光珠——脉光珠瞬间亮起,暖金色的光扩散开来,笼罩了整个落音镇,也笼罩了西境的每一个声网节点。“藏弦会与所有双能节点产生共振,一旦有界外脉频靠近,节点会自动发出警报。”他对众人道,“加固声网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我们要做好长期准备,但只要我们守住每一个节点,守住每一寸土地,就一定能护住四界的安宁。”
青芜走到望脉塔下,指尖的岚气凝成一道光纹,刻在塔身上——那是青蘅界的“守护纹”,与光声界的晶标、凡界的田纹、传承队的脉环并排在一起,像是四界同心的誓言。
夜色渐深,望脉塔的脉光珠依旧明亮,暖金色的光与西境各个节点的蓝光遥相呼应,织成了一张巨大的守护网。沈砚与青芜并肩站在塔下,腕间的藏弦与指尖的岚气紧紧相依,望着远处修士们出发的背影,望着镇子里百姓们的灯火,心中满是坚定。
他们知道,声网加固的路还很长,界外的威胁也尚未消除,但只要他们携手,只要四界同心,就没有跨不过的难关,没有守不住的土地。望脉塔的光会一直亮着,藏弦的银丝会一直守护着,四界的和声会一直传递着,直到每一寸土地都安稳,每一个生灵都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