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迁那天,新城里格外热闹。张大叔搬着自己的现代茶具,住进了阿木家隔壁的石屋,阿木的妈妈特意用灵叶编了个茶垫送给她;阿丫则跟着父母住进了三楼的现代公寓,双界的李阿姨主动帮他们调试声能热水器,教他们怎么用声能灶台做饭。
沈砚和青芜带着慕言、陈乐几人在新城里巡查,走到声纹桥时,正好看到林晓和阿树带着一群孩子在桥上玩。孩子们里有双界的、有木灵族的,有的拿着声能玩具车,有的捧着灵叶编的小篮子,追逐打闹间,声能玩具车的嗡鸣和灵叶的轻响混在一起,格外悦耳。
“你看那几个孩子。”青芜指着桥边的共享灵植园,“双界的小宇在教木灵的小禾用声能洒水器,小禾则帮小宇辨认灵植的品种,多好。”
慕言举着虚拟目镜,把这一幕录下来:“我要把这些画面做成‘和声城日常’影像,放到三界通讯网上,让更多人看到跨界生活的样子。说不定以后,蚀声界和影族的人也会来这里住。”
陈乐则被不远处的“声能互助站”吸引了——里面挤满了人,双界的王大爷正在教木灵族的阿伯用声能收音机,木灵族的长老则在帮双界的阿姨处理灵植叶子发黄的问题。陈乐笑着说:“没想到这互助站这么受欢迎!以后要是有人搞不定声能设备,我也来帮忙,反正好久没修过东西了。”
走到新城中心的广场时,他们看到青岚正在和木灵长老商量事情。广场上已经种了几棵小的天脉树,青岚正用木杖给树苗注入声能:“这些天脉树长大后,能给新城提供更稳定的声能,还能帮居民净化体内的杂声能。以后每月我们都来这里办‘声能交流会’,让两边居民互相分享声能使用技巧。”
木灵长老连连点头,手里的灵叶杖轻轻碰了碰树苗:“我们还要在树下摆上灵植摊位,让居民们交换自己种的灵果和现代蔬菜。上个月我尝了张大叔种的番茄,比灵果还甜,下次我要跟他换着种。”
傍晚时分,和声城的灯光次第亮起。石屋里的灵火透过灵晶窗户,散发出温暖的黄光;现代楼房的声能灯则是柔和的白光,两种灯光在声纹桥上交汇,把桥身照得像一条发光的丝带。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有的在广场上跳双界融合的舞蹈,有的在共享灵植园里摘灵果,还有的坐在声纹桥边聊天,分享着一天的生活趣事。
沈砚和青芜坐在广场的石凳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安稳。青芜靠在沈砚肩头,指尖捻着一片飘落的灵叶:“你看,这就是和声城的意义——不仅是房子连在一起,更是大家的心连在一起。”
沈砚握紧她的手,看向远处的声纹圣殿,圣殿的光和新城的灯光遥相呼应:“以后会有更多这样的联合城市,双界、木灵界,还有蚀声界、影族,大家一起住、一起学、一起生活,三界才算是真正的融合。”
这时,张大叔端着一盘灵果番茄走过来,笑着递给他们:“沈砚大人、青芜姑娘,尝尝我和阿木妈妈一起种的番茄,用灵叶肥浇过,比以前甜多了!”
沈砚接过番茄,咬了一口,清甜的汁水裹着灵叶的清香在嘴里散开。他看着广场上欢声笑语的居民,看着声纹桥上追逐打闹的孩子,看着两边交融的灯光,突然觉得,这就是他们一直守护的东西——不是冰冷的界壁,不是强大的声能,而是这样充满烟火气的温暖,是不同文明交织在一起的、生生不息的生机。
夜色渐深,和声城的灯光依旧明亮。天脉树的叶子在晚风里轻轻晃动,灵叶藤上的花苞悄悄绽放,发出细碎的光。沈砚知道,和声城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会有更多的“和声城”在三界大地上建起,会有更多的人在这里相遇、相知、相守,用彼此的声能,织就一幅文明共融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