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天织声脉 > 第114章 声纹艺术

第114章 声纹艺术(2 / 2)

当天下午,音乐教室就变成了“双界音乐工坊”。陈乐坐在钢琴前,弹奏着根据天脉树声音改编的旋律;异界弟子们拿着用竹管做的脉气笛,吹着像槐树叶沙沙响的调子;现代学生们则用声纹合成器,把天脉树的声音和钢琴声融合在一起。

起初,两种音乐总有些不搭——钢琴的旋律太规整,脉气笛的声音太自由。直到青芜抱着一把脉气吉他走进来(正是沈砚之前寄给青岚的那把),轻轻拨动琴弦。吉他声里带着淡淡的草木香,像一条温柔的线,把钢琴的规整和脉气笛的自由串在了一起。

“就是这个感觉!”陈乐兴奋地说,“我们把天脉树的声音、脉气乐器的调子,还有现代乐器的旋律合在一起,就叫《双界和声》!”

接下来的日子,大家都在忙着打磨《双界和声》。陈乐每天带着学生们去天织界采集声音——天脉树的沙沙声、脉气风铃的叮铃声、稻田里的蛙鸣,都被他装进了声纹采集器;异界弟子们则忙着调试脉气乐器,让它们的声音能和现代乐器更和谐地融合;青芜则负责用脉气吉他串联旋律,让整首曲子都带着淡淡的草木香和声能的清冽。

画展和《双界和声》的首演定在了同一天。那天清晨,学院的走廊里挂满了异界画师们的“声纹素描”——有现代的声能站,控制台周围晕着淡绿色的声能光晕;有天织界的竹楼,屋檐下的脉气风铃像在纸上叮铃作响;有双界的稻田,金黄的稻浪里飘着淡淡的香气。现代学生们的脉气画也挂在旁边——画里的声纹学院,竹楼和现代教学楼挨在一起,学生们和异界弟子们一起在实训场里忙碌,脉气的光晕和现代的灯光交织在一起,像一幅鲜活的双界融合图。

下午,《双界和声》的首演在学院的操场上举行。舞台上,陈乐坐在钢琴前,青岚拿着脉气笛,青芜抱着脉气吉他,现代学生和异界弟子们拿着各种乐器,整齐地站在舞台上。台下挤满了人,有厂区的居民,有天织界的宗门长老,还有一群凑热闹的孩子。

随着陈乐的指尖落在琴键上,《双界和声》的旋律缓缓流淌出来。开头是天脉树的沙沙声,像一阵清风拂过双界的田野;接着是脉气笛的调子,清冽又温柔,像青木门的草木香;然后是钢琴和脉气吉他的合奏,温暖又有力,像两个世界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最后,声纹合成器里传出孩子们的笑声,和着旋律,像撒在五线谱上的星光。

旋律渐起时,奇迹发生了——舞台周围的花盆里,天脉花的花苞慢慢绽开,起初是淡绿色,随着旋律的起伏,渐渐变成浅金,最后竟染上了淡淡的粉;远处试验田的水稻,稻穗随着节奏轻轻晃动,像在跟着音乐跳舞;连学院里的脉气风铃,都跟着旋律叮铃作响,淡绿色的脉气光晕在空气中轻轻流动,像一条温柔的丝带,把台上和台下的人都裹在里面。

“花真的开了!”台下的孩子们兴奋地跳起来,小宇拉着青芽的手,指着绽放的天脉花,“你看,音乐一响,花就开了!”

青芽仰着小脸,眼睛里满是星光:“这音乐里有天织界的草木香,还有现代的声能,太好听了!”

舞台上,陈乐的指尖越弹越快,青芜的吉他声也越来越亮,青岚的脉气笛调子像要飞起来一样。台下的人跟着旋律轻轻晃动,有的跟着哼起调子,有的甚至拉起身边人的手,跟着节奏跳舞。双界的语言不同,却在同一首音乐里找到了共鸣,就像天脉花能听懂旋律,在音乐里绽放一样。

首演结束时,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连远处的声能站都仿佛跟着震动,发出低沉的共鸣。青墨走到沈砚身边,手里拿着一幅刚画好的画——画里是舞台上的乐队,旋律像淡绿色的丝带,缠绕着每一个人,周围的天脉花竞相绽放,像一片彩色的云。

“这画就叫《和声花开》吧。”青墨笑着说,“以后每年我们都办一次双界艺术节,让画师们画画,让音乐人作曲,让两个世界的艺术融在一起,开出更美的花。”

沈砚点头,看着台下欢呼的人群——现代的孩子们举着声能玩具,异界的孩子们拿着竹编小玩意儿,大家笑着、闹着,没有一点生分。他想起声纹学院刚建成时的样子,想起异界画师们第一次拿炭笔的笨拙,想起音乐人第一次听天脉树声音的惊喜,心里满是暖意。

从声能站到声纹学院,从新种水稻到双界邮差,再到今天的声纹艺术,两个世界的技术、文化、艺术,像一条条溪流,慢慢汇在一起,成了一条宽阔的河。而这条河,还会带着两个世界的希望,流向更广阔的未来。

夕阳西下时,《双界和声》的旋律还在学院里回荡,天脉花在余晖里泛着淡淡的粉,像在诉说着两个世界的默契和温暖。沈砚和青芜站在舞台旁,看着孩子们在花海里追逐打闹,听着远处声能站的嗡鸣和旋律交织在一起,突然觉得,这就是最美好的样子——两个世界,在声纹和脉气的滋养下,像这和声里的花,慢慢绽放,永不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