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密信(2 / 2)

“比如,让他‘意外’发现,我们已经掌握了他是假冒赵元启的证据?或者,让他‘意外’得知,他其实也只是被利用的棋子,随时可能被灭口?”

攻心为上。

谢昭瞬间明白了她的意图:“你是想逼他反水?”

“至少要让他与他背后的人互相猜忌?”沈沅卿点头,“一个知道自己即将被抛弃且心怀怨恨的棋子,会比一个忠心的棋子,更容易露出破绽。”

高顺眼中也燃起一丝希望的火光:“此计甚妙!只是如何将这消息,‘自然’地送到他耳中?皇陵守备森严,我们的人难以接近。”

沈沅卿抬起手,掌心的印记在昏暗光线下泛着微光:“或许不需要我们的人亲自去送。”

她看向谢昭:“谢公子,你可能弄到当年赵元启府邸失火前,他常用的印信或笔迹样本?最好是,带有他个人独特习惯,不易仿造的那种。”

谢昭虽不明其意,但仍点头:“我尽力。谢家藏书阁中,或许还存有他早年的一些诗文手稿。”

“越快越好。”沈沅卿道,随即又看向高顺,“高大人,还需你找一位绝对可靠且精通模仿笔迹和制作旧物的高手。”

高顺立刻应下:“北镇抚司有这样的人。”

计划在紧张密锣中布置下去。

谢昭动用了家族力量,很快找到了一份赵元启早年批阅公文的手迹残片,上面有一个他独特的习惯,签名末尾加上一个小小墨点。

高顺也找来了一位沉默寡言但手艺堪称鬼斧神工的老匠人。

沈沅卿则将自己关在密室的角落里,集中全部精神,尝试着主动去触发那窥探“残影”的能力。

她需要确认皇陵净房内的一些细节布局,尤其是那面铜镜和杂物柜的位置。

一次,两次……

精神力的过度消耗让她脸色愈发苍白,额角冷汗涔涔,但终于,在她握住那份赵元启手迹残片全力回想皇陵气息时,脑海中再次闪过了那间净房的景象。

铜镜,木柜,甚至柜角一处不太明显的破损。

“成了。”她虚脱般地靠在墙上,将看到的细节快速画出。

老匠人根据沈沅卿提供的细节、赵元启的手迹习惯,以及高顺描述的当年可能与赵元启同时“失踪”的某位心腹师爷的笔迹风格,开始伪造“密信”。

信的内容极其刁钻,以那位“已故”师爷的口吻,写给皇陵中的“赵元启”,信中充满了对往事的追忆,不经意间提及了只有他们两人才知道的关于当年火灾真相的某个细节,并隐晦地提醒“赵元启”,当年助他假死脱身的那位“贵人”,近来似乎有意抹除所有知情者,让他千万小心,并暗示在净房某处,留有保命的后手……

这封信,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如同一根淬毒的针,直刺人心最脆弱多疑之处。

伪造好的“密信”被做旧处理,然后由高顺手下最擅长潜行匿迹的高手,趁着夜色,利用沈沅卿提供的净房布局图,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信塞进了皇陵净房那木柜的缝隙之中。

剩下的,就是等待。

等待那条被惊扰的蛇,自己钻出洞穴。

这一次,他们没有等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