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源械初触 古树之心
与青冥界建立稳定交流渠道后,星庭“诸天司”将目光投向了另一个在初次“道韵投射”中反馈出高度秩序化、理性化特征的宇宙——“源械星盟”。
相较于青冥界充满生机的自然道韵,与源械星盟的接触过程显得更为“硬核”与严谨。双方没有开启华丽的维度光门,而是通过极其精密的能量频率校准与信息编码交换,首先建立了一条稳定的、带宽有限的数据链桥。
初次“会面”在虚拟的交流界面中进行。星庭一方以赫鲁为首的技术团队,面对的是源械星盟呈现出的、一个不断自我优化重构的复杂几何逻辑体。交流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题,内容涉及基础物理常数、能量转化效率、逻辑哲学乃至宇宙熵增定律的应对策略等等。
源械星盟展现出的科技水平令赫鲁等人深感震撼。他们在物质与能量的转化上达到了近乎完美的效率,其社会结构完全基于理性逻辑与最优算法运行,个体意识似乎也与庞大的数据网络深度融合。他们对于星庭能够统合如此多样的生命形式与文明形态,并建立起相对稳定的秩序感到好奇,但也直言不讳地指出了星庭能量利用中的“情感冗余”与“决策非最优性”。
这种纯粹理性的交流方式,虽然高效,却也带着一种冰冷的疏离感。星庭试图传递的关于“道”、“心性”等概念,在源械星盟的逻辑框架内难以找到准确的对应映射。
然而,就在数据交流陷入某种僵局时,张润做出了一个决定。他并未直接介入技术讨论,而是通过数据链桥,传递了一段经过特殊编码的“信息包”。其中并非复杂的理论,而是浓缩了星庭从微末崛起,到建立秩序,再到与青冥界论道、于铁岩星御敌的一系列关键历程中,所展现出的韧性、创造力、牺牲精神以及对未来的希望。这些包含了强烈情感与意志波动的信息,在源械星盟的逻辑体中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持续良久的“运算迟滞”。
数日后,源械星盟给出了回应。他们表示,虽然无法完全理解这些“非逻辑驱动”的行为模式,但其产生的结果(星庭的稳定与发展)符合“存在延续性最优解”的部分参数。他们同意与星庭建立初步的外交关系,并愿意在“可控风险”前提下,进行有限度的技术交换,尤其是关于维度稳定与能量核心方面的知识。
至此,星庭与第二个异界文明建立了联系。虽然交流方式迥异,但终究打开了一扇窗口。
与此同时,青冥界使团归去后,履行了盟约,向星庭开放了一处他们称之为“万古青林”的圣地访问权限。张润派遣了一队由精锐修士与植物学家组成的考察团前往。
考察团在“万古青林”深处,发现了一棵庞大到难以想象、仿佛连接着天地的古老神树——世界树的子树。这棵子树虽远不如传说中的本体,但其上依旧凝聚着难以想象的生机与古老智慧。更令人惊讶的是,当考察团成员靠近时,这棵子树竟主动散发出柔和的意念,与星庭修士携带的、蕴含混沌道韵的法器产生了微弱的共鸣!
消息传回,张润立刻心生感应。他通过混沌星鼎,远程将一缕神念投射至那子树之上。
刹那间,他仿佛听到了来自宇宙初开时的古老歌谣,感受到了无数文明在树下诞生、繁荣与消逝的时光流转。这棵子树,或者说其背后的世界树体系,本身就是一个活着的、记录了诸天万界部分历史的古老图书馆!
通过这微弱的连接,张润感知到了一些破碎却至关重要的信息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