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金阙云宫开新篇
魑魅魍魉的试探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涟漪散尽后,留下的是一片被彻底震慑后的死寂。永丰粮行东家收到“影蛇”那没头没尾、充满恐惧的回报后,如同被兜头浇了一盆冰水,所有不甘与算计尽数化为后怕,连夜将相关账目销毁,行事骤然收敛,再不敢对青林县之事有任何非分之想。
清虚观与大悲寺的探查弟子返回府城,将所见所闻详尽回禀。那正大堂皇的庙宇气象、深不可测的神力底蕴、以及阴司森严的惊鸿一瞥,让玄尘子与慧明老僧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非正非邪,亦正亦邪,其力浩大,其势已成。”玄尘子最终长叹一声,“暂且…静观其变吧。然我道门清净之地,亦不可失了方外体统。”他下令观中弟子,遇城隍信徒,当以礼相待,然亦需持守本心,不可盲目依附。
慧明老僧则捻动佛珠,低声道:“佛法无边,亦渡有缘。此神既佑民生,便是善举。我佛门当以慈悲心看待,然寺规戒律,不可或忘。”大悲寺的态度同样转为谨慎的观望与保持距离。
府尊李文渊的案头,则堆满了来自抚平府各县的公文。其中不少,竟是暗中效仿青林县,自行推出了各式各样的“恤民”举措——或缩短些许工时,或增加休憩日,或改善劳作条件。虽不及青林县彻底,却皆言“仰慕府尊大人教化之功,体恤民艰”,将功劳巧妙归于上官。
李文渊岂不知其中奥妙?他看着府库日益充盈的账册,看着刑名案卷中日趋减少的纠纷斗殴,再回想那响在心底的神谕,心中已然明了。他提笔批红,对各县“效仿新政”之举,皆给予了勉励与规范,默许了这股风潮的蔓延。一时间,抚平府境内,民生竟呈现出一种竞相改善的奇异景象。
【外部威胁暂时消退,本土势力转为观望,官府默认推广‘新政’改良版。信仰环境趋于稳定优化。】
内外纷扰暂歇,张润终于得以将全部心神沉入自身,梳理此番晋升府城隍以来的庞大收获。
神识内观,神体核心处那一点神光,已璀璨如大日,浩瀚神力奔流不息,较之土地、城隍时期,有了质的飞跃。对权柄的运用,也愈发精妙入微。
然而,他亦感到了一层无形的壁垒。府城隍之位,似乎已接近此方天地目前所能容纳的神道顶点。若要再进一步,便需…开辟新天!
念头既起,磅礴的神力与海量的信仰便开始自发地向神体核心处疯狂汇聚、压缩、质变!
城隍庙上空,风云突变!无尽的金色愿力自抚平府四面八方奔涌而来,形成一道巨大的漩涡,灌入神像之中!天空之中,竟有仙乐隐隐、金花乱坠的异象虚影浮现!
府城内,万千百姓惊望天空,虽不明所以,却皆心有所感,纷纷朝着青林县方向跪拜祈祷。
李文渊冲出府衙,望着天际异象,脸色变幻,最终化为深深的敬畏,长揖到地。
清虚观、大悲寺内,玄尘子与慧明老僧骇然失色,感受到那股正在突破某个极限、迈向不可思议层次的伟岸气息,再也无法保持淡定。
“这是…这是要开辟洞天?自成一方神主?!”玄尘子声音干涩。
“阿弥陀佛…此等伟力,已近佛陀辟净土之神通…”慧明老僧手中佛珠啪嗒落地。
神像之内,张润的意识在无尽的光芒与力量中不断升华。他感到自身的“存在”正在急剧膨胀,突破某种维度界限!府城隍的神位符箓在那极致的力量下轰然破碎,却又在更高处重组、凝聚、升华!
【突破极限!汇聚信仰!开辟神国!】
【晋升成功!当前神位:抚平府府君(自带神通:初阶神国‘金阙云宫’)!】
轰!
仿佛开天辟地的一声巨响在张润意识中炸开!
下一刻,他发现自己已立于一片浩瀚无垠的云海之上!脚下是一座巍峨壮丽、金光万道的巨大宫殿群,亭台楼阁,瑶草奇花,飞瀑流泉,皆非人间气象。宫殿正中,高悬一匾,上书三个蕴含无上神威的大字——【金阙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