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三韩王宫的诱惑(1 / 2)

渔阳边境那场由“巴扎嘿女神”李英爱引发的“香甜空气”风暴,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三韩境内激起了层层涟漪,且这涟漪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大为滔天巨浪。

魔性歌舞《渔阳巴扎嘿》的传播,彻底进入了“病毒式扩散”的新阶段。如果说之前还只是小范围、地下的悄悄流行,那么自从边境“粉丝暴动”和“空气真香”事件后,这股风潮就如同脱缰的野马,再也刹不住了。

三韩的乡村市镇,开始自发涌现出各种“巴扎嘿”舞蹈团体。起初是几个胆大的年轻人,在村头空地上,凭着记忆和模糊的画册,笨拙地模仿着扭胯摆臂的动作。很快,围观的大妈大婶们就按捺不住了——这种节奏感强、动作又不太复杂的集体舞蹈,简直就是为她们量身定做的!

于是,一幅奇景在三韩大地徐徐展开:

清晨,当三韩的贵族们还在梦乡时,各个村落的晒谷场上,已经聚集起一群群中老年妇女。她们穿着传统的韩服(但袖口或衣角悄悄绣上了“渔阳”或者“巴扎嘿”的字样),随着偷偷弄来的“魔音海螺”里那跑调但魔性的旋律,整齐划一地扭动、拍手、转圈,嘴里还念念有词:“渔阳~渔阳~好吃的多~巴扎嘿!”

动作或许不够标准,表情或许过于虔诚(甚至带着几分对“麻辣鲜香”未来的憧憬),但那股子认真和投入劲儿,让偶尔早起溜达的本地乡绅看得目瞪口呆,喃喃自语:“这……这成何体统?妇道人家,怎可如此……如此活力四射?” 然而,当他回家后发现自己的老妻也躲在房里偷偷练习“扭胯杀”时,只能仰天长叹,感觉世道变了。

这股“广场舞”风潮迅速从农村包围城市。三韩的都城内,开始出现一些“胆大妄为”的年轻人,在夜深人静时,跑到贵族府邸外的空地上,来一段“快闪式巴扎嘿”,然后在一脸懵逼的守卫反应过来前,迅速作鸟兽散。更有甚者,某些追求“时尚”的贵族少女,在闺中密友的聚会时,不再比拼琴棋书画,而是比谁的“巴扎嘿”跳得更标准,谁对《渔阳美食图鉴》记得更熟。

民间如此“礼崩乐坏”,三韩王室和上层贵族自然是如坐针毡。

马韩王皱着眉头听着大臣汇报民间“群魔乱舞”的景象,痛心疾首:“妖歌艳舞,乱我民心!此乃华雄的毒计!必须严禁!凡跳此舞、唱此歌、私藏魔音海螺者,一律重罚!”

命令是下去了,但执行起来……阻力重重。

首先,执法者自己就不干净。不少低阶官吏和士兵,本身就是“巴扎嘿”的潜在爱好者,或者家里就有沉迷此道的妻女。让他们去抓人?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提前通风报信。有时候去查封一个“非法舞蹈集会”,到了现场却发现领头跳得最欢的,是自己顶头上司的老娘……这就很尴尬了。

其次,民众的智慧(或者说对渔阳的向往)是无穷的。官方禁了公开聚会?那就化整为零,家庭内部搞“小型巴扎嘿交流会”。没收了“魔音海螺”?那就口口相传,用人声哼唱伴奏!动作记不全?那就自由发挥,创造出了各种极具三韩地方特色的“巴扎嘿”变种舞蹈,比如“泡菜坛子版巴扎嘿”、“打年糕式巴扎嘿”,动作更加狂放不羁,效果更加……辣眼睛。

面对这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局面,三韩的上层也开始出现了微妙的分化。

一些年轻贵族,在偷偷尝过渔阳商队“不小心”流失过来的辣条和泡菜(渔阳特色魔鬼辣版)后,心态发生了剧烈变化。他们私下议论:

“其实……那《巴扎嘿》跳起来,还挺解压的……”

“听说渔阳那边,贵族都能顿顿吃火锅,还能坐着水泥船出海……”

“咱们在这儿严防死守,跟防贼似的,人家渔阳百姓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红火……”

这种羡慕和好奇,如同种子,一旦落下,就会在严防死守的缝隙里悄然生根发芽。

而真正将这种分化推向高潮的,是一份由渔阳文化输出总局精心炮制、通过“特殊渠道”送入三韩王宫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