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簿写得手腕发酸,额头冒汗,总算把这几封充满“语言艺术”的回信草拟完毕。
张承拿过来看了看,满意地点点头:“嗯,不错,深得老子真传!虚虚实实,坑蒙拐骗……呃,是外交辞令的精髓!就这样,赶紧誊抄盖印,给他们送回去!”
处理完这些“大佬”的来信,张承又扒拉出另外两封相对不那么起眼的信函。
一封来自曹操,语气相对客观,主要是对渔阳骑兵战术表示了些许兴趣,并“祝愿”华将军能为国守边。张承撇撇嘴:“曹老板这是还在创业初期,到处留香火情呢?回他一句‘多谢挂念,彼此彼此’就行了!”
另一封来自刘备,言辞恳切,赞扬华雄抵御外虏,同时也委婉提及希望天下英雄能以苍生为念。张承摸着下巴:“刘皇叔这仁德牌打得……真是几十年如一日。回信就写‘玄德公高义,雄佩服,愿共勉之’,顺便问问他要不要批发点‘英雄血’去徐州售卖,给他个友情价!”
打发走主簿,张承长舒一口气,瘫坐在椅子上,感觉比打了一场仗还累。
“妈的,当个军阀真不容易,不光要能打,还得会演戏,会忽悠!”他抱怨道,“一个个的,都想把老子当枪使!”
田楷沉吟道:“主公,如今我渔阳虽暂安,然身处四战之地,董卓、袁绍、刘虞皆虎视眈眈,需谨慎周旋。”
“怕什么!”张承又来了精神,“他们互相牵制,才没空全力对付咱们!咱们就趁着这空档,闷声发大财!右北平工业区搞起来,骑兵练起来,‘英雄血’卖出去!等咱们兵精粮足,科技……呃,是工艺领先,到时候,谁把谁当枪使还不一定呢!”
他仿佛已经看到,未来这几位“大佬”收到他回信时那精彩的表情。
“嘿嘿,董卓觉得我是他埋在北方的钉子,袁绍觉得我人傻骑兵多好利用,刘虞觉得我虽然调皮但还是好孩子……完美!”张承得意地打了个响指,“就让这美丽的误会继续下去吧!等老子把右北平的工业区弄出水泥,把弓骑兵的‘回马射’练成(不射到自己人的那种),把‘英雄血’卖到西域去……嘿嘿嘿……”
就在这时,一个亲兵急匆匆跑来:“将军!不好了!工业区那边……那边试验新窑炉,好像……好像又把工棚点着了!”
张承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猛地跳起来:“什么?!老子的启动资金啊!快!备马!的卢青春版!老子要去亲自指挥救火……顺便看看能不能抢救点半成品水泥出来,给蔡大家看看咱们的‘科研热情’!”
他一边往外冲,一边对田楷等人喊道:“看见没?这才是咱们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发展!建设!哪有多余的精力去跟那帮老狐狸勾心斗角!”
话音未落,人已经冲出了郡守府,只剩下厅内几人面面相觑。
赵云看着张承风风火火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但眼中却闪过一丝笑意。或许,正是主公这种永远抓得住重点(自认为)、永远充满“干劲”(虽然时常跑偏)的性子,才能在这错综复杂的乱世中,为渔阳硬生生开辟出这样一条……与众不同的生路吧。
而远在各地的董卓、袁绍、刘虞等人,此刻或许还在琢磨着华雄回信中的“深意”,浑然不知,他们眼中需要警惕或利用的“边将”,正为了一座着火的工棚,心疼得嗷嗷叫,并且盘算着如何利用事故现场的黑灰,去才女面前刷一波“艰苦创业”的好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