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江湾钓事 > 第104章 攻坚期?东非大裂谷湖泊修复

第104章 攻坚期?东非大裂谷湖泊修复(2 / 2)

迭戈团队乘坐的恒温货轮抵达肯尼亚蒙巴萨港时,正值当地的旱季正午,东非大裂谷的阳光格外炽热,空气中弥漫着尘土和草原的气息,远处的乞力马扎罗山在阳光下泛着白色的雪顶,与近处枯黄的草原形成鲜明对比。肯尼亚环境部代表卡鲁、坦桑尼亚代表姆瓦纳、马拉维代表奇卢菲亚早已等候在港口,三人脸上都带着焦虑。卡鲁穿着印有 “守护东非湖泊” 字样的短袖衬衫,率先开口:“维多利亚湖的水位还在下降,上周又有 200 平方公里的湖床裸露,周边的 3 个渔村已经彻底废弃;坦桑尼亚的坦噶尼喀湖,底层鱼类死亡数量突破 1000 吨,渔民们只能靠捕捞幼鱼为生;马拉维的农业区,玉米地已经连续两年绝收,农民们开始抢夺湖泊周边的零星水源,再这样下去,会引发冲突的。”

姆瓦纳也叹了口气,补充道:“我们坦桑尼亚的坦噶尼喀湖是世界第二深湖,现在深层水温升高导致氧气不足,慈鲷鱼等特有物种快灭绝了;肯尼亚的内罗毕还在大量抽取维多利亚湖的水,他们说城市供水不能停;马拉维的农民偷偷挖渠抽水,政府派去的执法队还被农民围攻,现在三方根本谈不拢保护方案。”

迭戈跟着三人登上越野车,向维多利亚湖周边的马赛人部落驶去。沿途的景象让学员们心情沉重 —— 道路两旁的热带草原上,枯黄的草叶在风中摇曳,几头奄奄一息的斑马躺在路边,远处的长颈鹿在啃食树上仅存的嫩叶;维多利亚湖沿岸的湖床上,废弃的渔网和塑料垃圾堆积如山,裸露的盐壳在阳光下泛着刺眼的白光;路边的 “湖泊保护警示牌” 上,维多利亚湖的水位数据从去年的 1134 米更新为今年的 1130.2 米,牌子旁边还摆放着马赛人祭祀湖泊的牛骨和彩色珠串。“东非大裂谷的湖泊问题已经持续九年了,我们虽然一直在治理,但要么是技术不行,要么是利益冲突,” 卡鲁无奈地说,“现在只能靠你们了,江湾的经验是我们最后的希望。”

越野车抵达肯尼亚境内的马赛人部落聚居地时,首领奥马尔和基库尤人长老恩乔罗带着六百多名族人早已等候在部落的红土广场上。他们穿着传统的民族服饰,马赛人男子穿着红色的 “束卡”(传统披风),手持长矛,脚上踩着皮凉鞋;基库尤人男子穿着粗布长袍,腰间系着彩色的腰带,女子则穿着印有花纹的围裙,头上戴着珠串头饰。奥马尔走上前,用带着口音的英语对迭戈说:“我听说你们从中国来帮助我们修复湖泊,我们马赛人把东非大裂谷的湖泊叫做‘姆瓦伊’(生命之源),它给了我们水、食物和牧场,现在它快干涸了,我们愿意和你们一起努力,但你们不能用你们的技术破坏我们的草原和祭祀区域。”

迭戈握着奥马尔的手,真诚地说:“奥马尔首领,我们来这里不是要破坏你们的传统,而是要和你们一起守护‘姆瓦伊’。江湾的技术虽然先进,但只有结合你们对湖泊 - 草原的了解,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比如你们的‘芦苇高度观察法’传统,就能帮助我们快速判断湖泊水位变化,为修复方案提供关键支撑。”

当天下午,迭戈团队在部落旁边搭建了临时修复指挥中心。赵叔带领的技术团队也已抵达,正在调试智能湖泊补水设备和热带湖泊生态修复设备。智能湖泊补水设备分为雨水收集区、高效净化区、精准输送区三个部分,雨水收集区采用可折叠式聚光集雨棚,利用高温蒸发原理提升集雨效率,每天可收集 50 万立方米雨水;高效净化区通过多层过滤膜和紫外线消毒技术,去除雨水中的泥沙和细菌,净化率达 99.5%;精准输送区采用智能管道系统,根据湖泊不同区域的水位需求,自动调节输水量,避免局部水位过高淹没草原。热带湖泊生态修复设备则分为水温调节区、栖息地修复区、鱼类保护区,水温调节区通过水下热泵系统,将深层低温水抽到表层,降低表层水温,改善鱼类生存环境;栖息地修复区采用生态混凝土建造人工鱼礁,鱼礁表面附着藻类,为鱼类提供食物和庇护所;鱼类保护区通过声波驱避技术,防止鸟类过度捕食幼鱼,同时设置禁渔期监测装置,确保禁渔政策落实。

赵叔指着设备向学员和部落族人介绍:“这两套设备配合使用,既能补充湖泊水源,又能修复湖泊生态。智能湖泊补水设备的集雨效率是传统集雨方式的 3 倍,每年可向维多利亚湖补水 1.8 亿立方米;热带湖泊生态修复设备的人工鱼礁能使鱼类存活率提高 60%,水温调节系统可使表层水温降低 2-3c。同时,我们还会借鉴你们的‘迁徙通道’传统,在设备部署时,优先避开马赛人的游牧路线,确保牛群迁徙不受影响。”

基库尤人部落的长老瓦莱里绕着设备仔细观察,突然开口问道:“这台水温调节设备把深层水抽到表层,会不会影响湖泊里的神灵?我们基库尤人认为,湖泊深层住着‘水神’,搅动深层水会激怒水神,导致更多的灾难。”

赵叔立刻解释:“瓦莱里长老您放心,我们的水温调节设备采用‘缓慢循环’模式,抽水速度控制在每小时 1000 立方米,不会剧烈搅动湖水,而且我们会在设备运行前,邀请您和奥马尔首领一起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表达对‘水神’的尊重;设备的栖息地修复区还会按照你们的传统,在人工鱼礁上雕刻象征吉祥的图案,祈求‘水神’庇佑。智能湖泊补水设备收集的雨水还会优先供给部落的生活用水和牛群饮水,减少你们的取水负担。另外,设备的禁渔期监测装置会和基库尤人的渔猎长老合作,共同监督禁渔情况,确保渔业资源可持续。”

瓦莱里长老听后点了点头,转身对身边的族人说:“这些中国人的设备考虑得很周全,我们可以放心地和他们合作。明天,我们带他们去‘湖泊圣岛’,那里是我们马赛人和基库尤人共同守护的湖泊岛屿,即使在现在的干旱情况下,岛上的水源和植被也相对完好,或许能帮到你们。”

二、协同修复:传统智慧与现代技术的深度融合

第二天清晨,奥马尔首领和恩乔罗长老带着迭戈和索菲亚,乘坐基库尤人传统的独木舟向 “湖泊圣岛” 驶去。独木舟在维多利亚湖裸露的湖床上缓慢滑行,湖水浅得能看到湖底的沙石,奥马尔不时用长矛拨开水中的杂草,恩乔罗则坐在船头,向学员们介绍如何通过鸟类的栖息情况判断湖泊生态 —— 比如非洲鱼鹰在湖边的树上筑巢,说明附近水域有充足的鱼类;火烈鸟成群聚集,意味着湖泊的浮游生物丰富,水质相对健康。经过三个小时的行程,他们终于抵达了 “湖泊圣岛”—— 这是一座面积约 2 平方公里的湖心岛,岛上生长着茂密的猴面包树和金合欢树,岛中央有一处天然泉眼,泉水清澈甘甜,泉边的草地上,几只羚羊悠闲地低头吃草,远处的湖面上,偶尔有非洲鱼鹰俯冲而下,叼起一条银白色的小鱼,激起细小的水花。

“这座圣岛是我们两个部落的‘生命庇护所’,” 恩乔罗长老蹲在泉眼边,用手掌接住涌出的泉水,“即使外面的湖泊水位下降、水质恶化,这里的泉眼始终不会干涸,草木也能保持生机。我们的祖先在岛上留下了‘护水石阵’,你看那边 ——” 他指向岛西侧的一片乱石堆,石块排列成圆形,中间竖立着一块刻有花纹的巨石,“这些石块能聚集雨水,渗入地下补充泉眼水源;中间的‘泉神石’刻着我们的图腾,每年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