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江湾钓事 > 第25章 江湾寒冬的冰钓体验营与年鉴终章

第25章 江湾寒冬的冰钓体验营与年鉴终章(2 / 2)

浩浩接过贴纸,高兴得合不拢嘴,赶紧让妈妈把鱼放进小水桶里,继续下钩。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冰面上不时传来孩子们的欢呼声。朵朵钓上了一条一两多的小鲫鱼,是她第一次冰钓的收获;小宇钓上了一条三两多的鲫鱼,还学会了自己换饵料;其他孩子也或多或少有收获,有的钓上了白条鱼,有的钓上了小鲤鱼,每个孩子的小水桶里都渐渐有了收获。

家长们也渐渐加入进来,有的帮孩子换饵料,有的帮孩子抄鱼,偶尔还会和旁边的家长交流冰钓技巧,场面格外温馨。“以前总觉得冰钓危险,” 小宇的妈妈说,“今天看到孩子们学得这么认真,还有老钓友们细心指导,才知道冰钓也能这么安全有趣,以后冬天也能带孩子来江湾玩了。”

中午十二点,冰钓体验营暂停,开始举行《江湾钓鱼年鉴》正式发布会。老张拿着话筒,站在冰面中央的临时讲台上:“今天,咱们不仅体验了冰钓,还要见证《江湾钓鱼年鉴》的正式发布!这本年鉴记录了咱们江湾钓友一年多的钓技、渔获、故事,还有孩子们的成长与探索,是咱们共同的回忆。现在,有请小满和陈守义老师,为大家介绍年鉴的故事!”

小满和陈守义走上讲台,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小满拿着年鉴,激动地说:“这本年鉴能出版,离不开每一位的支持 —— 张爷爷分享了部队的传统钓技,李爷爷教了我们草窝诱鱼和冰钓技巧,王奶奶提供了很多温暖的故事,小林哥拍了四季教学视频,还有孩子们的日记和手抄报,让年鉴更生动。谢谢大家,让江湾的故事能被永远记录!”

陈守义也接过话筒,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我退休后,曾以为日子会很孤单,直到遇到小满,遇到大家。这本年鉴不仅是钓技的传承,更是情谊的见证。希望以后每年,咱们都能一起更新年鉴,一起把江湾的故事写下去,让更多人爱上这片土地!”

台下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不少家长和钓友都红了眼眶。王奶奶擦了擦眼泪,笑着说:“我要把年鉴传给我的小孙女,让她知道,江湾有这么多温暖的人,这么有趣的事,等她长大,也要来江湾钓鱼,续写年鉴的故事。”

发布会结束后,大家在冰面旁的凉亭里吃午饭。王奶奶带来的红薯和王师傅熬的姜枣奶茶很受欢迎,孩子们一边吃着红薯,一边分享着冰钓的趣事,家长们则和老钓友们聊着明年的计划,约定春天一起带孩子来江湾钓开江鱼。

下午两点,“跨年渔获公益行动” 开始。孩子们提着自己钓的鱼,在小满和老钓友的带领下,分成五组,去小区的独居老人家里送鱼。七岁的朵朵和妈妈一起,把自己钓的小鲫鱼送给了住在一楼的刘奶奶:“刘奶奶,这是我今天冰钓钓的鱼,您熬鱼汤喝,祝您新年快乐!”

刘奶奶接过鱼,高兴得合不拢嘴,拉着朵朵的手,给她塞了一把糖果:“谢谢你,孩子!这鱼真新鲜,奶奶明天就熬鱼汤,也祝你新年快乐,以后常来奶奶家玩。”

从刘奶奶家出来,雪又开始下了,纷纷扬扬的,落在孩子们的羽绒服上,像撒了一层碎钻。小满看着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心里满是温暖 —— 冰钓不仅让孩子们收获了快乐,还让他们学会了分享与奉献,这份成长,比任何渔获都珍贵。

下午四点,公益行动结束,孩子们和家长们陆续离开。临走前,每个孩子都收到了一本签名版的《江湾钓鱼年鉴》,上面有老钓友们的签名和寄语;家长们则纷纷加入江湾钓友群,约定以后常来江湾,参与更多钓鱼和公益活动。

小满和老钓友们开始收拾东西,把冰钓装备整理好,把年鉴的剩余部分打包,准备送给小区的图书馆和社区活动中心,让更多人了解江湾的钓鱼文化。

“今天大家都辛苦了,” 陈守义看着忙碌的众人,笑着说,“咱们晚上在小区广场办个‘跨年渔获宴’,把剩下的鱼做成菜,大家一起热闹热闹,也算给这一年画个圆满的句号。”

众人纷纷响应,王师傅和王奶奶负责买菜做饭,老张和李师傅负责布置广场,小满和小林则负责通知小区居民,邀请大家一起参加。

晚上六点,小区广场热闹起来。临时搭建的灶台上,王师傅正忙着做红烧鱼、鲫鱼汤;广场中央的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凉菜和主食;旁边的投影设备播放着今年的钓鱼视频,从春天的开江渔汛到冬天的冰钓体验,每个精彩瞬间都让大家感慨不已。

居民们纷纷赶来,有的帮忙端菜,有的帮忙招呼客人,有的则坐在旁边,看着视频,聊着江湾的趣事。小满和陈守义站在广场中央,看着眼前的热闹场景,心里满是欣慰 —— 从去年春天的几个人钓鱼,到如今的社区盛宴,江湾的钓鱼文化早已融入了小区的生活,变成了连接邻里的纽带。

“来,干杯!” 晚上七点,老张举起酒杯,里面装着果汁,“祝大家新年快乐,愿江湾的水永远清澈,愿江湾的钓鱼文化永远传承,愿咱们的情谊永远深厚!”

“干杯!” 众人一起举杯,酒杯碰撞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广场上响起欢快的笑声,与远处的鞭炮声交织在一起,成了跨年最温暖的旋律。

晚上九点,渔获宴渐渐结束。居民们陆续离开,临走前还不忘跟老钓友们约定,明年春天一起去江湾钓鱼。小满和陈守义收拾好东西,往家走。路上,小满突然说:“爷爷,明年我想把《江湾钓鱼年鉴》做成电子版,放在网上,让更多人看到江湾的故事;我还想组织‘江湾自然课堂’,教孩子们认识鱼类、植物,保护江湾的生态。”

陈守义笑着点头:“好啊,爷爷都支持你。江湾的故事,需要你这样的年轻人来续写,江湾的文化,也需要你这样的年轻人来传承。”

回到家,老伴早已做好了夜宵,桌子上摆着一碗热腾腾的饺子,还有一盘切好的水果,香味弥漫了整个屋子。“今天体验营和发布会都顺利吗?公益行动办得怎么样?” 老伴笑着问道,给小满盛了一碗饺子。

“特别顺利!孩子们都钓上了鱼,年鉴也很受欢迎,公益行动还得到了居民们的称赞!” 小满兴奋地说,还把今天的照片拿给老伴看,“明年我要做更多有意义的事,让江湾的故事被更多人知道,让江湾的文化影响更多人!”

老伴高兴得合不拢嘴,又给小满夹了一块水果:“好!奶奶支持你,以后你办活动,奶奶还去帮忙,给你做后勤,让你没有后顾之忧。”

晚饭过后,小满坐在书桌前,开始规划明年的计划 —— 春天办 “开江鱼亲子钓”,夏天组织 “江湾生态夏令营”,秋天开展 “青少年钓鱼大赛”,冬天继续办 “冰钓体验营”,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活动,让江湾的钓鱼文化全年不断档。他还在笔记本上写下 “年鉴第二卷计划”,准备收录更多钓友的故事、更详细的钓技、更丰富的生态观察,让年鉴越来越完善。

陈守义坐在旁边,看着小满认真的样子,心里满是感慨。从去年春天的初遇到如今的跨年,小满已经从一个钓鱼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