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条大鲫鱼!” 陈守义眼睛一亮,赶紧说道,“别慌,慢慢遛,顺着鱼的力道来。”
小满点点头,按照陈守义教的方法,慢慢放线、收线。鱼在水里挣扎了几下,力气就小了下来,被少年慢慢拉到了岸边。陈守义拿起抄网,帮小满把鱼抄了上来 —— 一条半斤多的开江鲫鱼,银灰色的鳞片在晨雾里闪着光,腹部圆滚滚的,看起来格外新鲜。
“爷爷,您看!我钓上开江鱼了!” 小满高兴得跳了起来,手里的鱼竿都差点掉在地上。
“小满真棒,技术越来越好了。” 陈守义拍了拍少年的肩膀,眼里满是欣慰,“这条鲫鱼够肥,回去让你奶奶做鲫鱼汤,肯定鲜。”
小满小心翼翼地把鱼放进活鱼桶里,然后重新挂饵抛竿,动作比刚才更熟练了。陈守义也回到自己的钓位,专注地盯着浮漂。阳光渐渐升起,晨雾慢慢散去,金色的阳光洒在江面上,泛着细碎的金辉。芦苇丛的新芽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嫩绿,偶尔有露珠从叶片上滴落,落在水面上,激起一圈圈小涟漪。
接下来的时间里,两人时不时就有鱼上钩。小满钓上了三条鲫鱼、两条小鲤鱼,每条都很新鲜;陈守义也钓上了几条大鲫鱼,还有一条一斤多的翘嘴。活鱼桶里的鱼越来越多,两人的笑声也越来越响亮,回荡在江湾的上空。
“爷爷,您还记得去年暴雨天,咱们一起钓上的那条三斤多的草鱼吗?” 小满一边挂饵,一边说道,“我现在还能想起当时的情景,您教我怎么遛鱼,怎么抄鱼,那是我第一次钓上那么大的鱼。”
“当然记得。” 陈守义笑着说,“那时候你还紧张得手发抖,现在却能熟练地钓上这么大的鱼,进步真快。”
“都是爷爷教得好。” 小满不好意思地说,“您教我的那些技巧,我每天都会复习,有时候还会跟同学一起讨论,怎么能钓上更大的鱼。”
陈守义心里暖暖的,他想起自己年轻时,老战友老张也是这样教他钓鱼的。那时候他也是个懵懂的新手,什么都不懂,老张却耐心地教他认鱼星、调漂、选钓位,把自己的钓鱼经验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现在,他又把这些经验传授给了小满,而小满又把这些经验分享给了别人 —— 这大概就是钓鱼的传承吧,一代传一代,不仅传递着钓鱼的技巧,更传递着耐心、专注和对生活的热爱。
中午的时候,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江湾的钓手也多了起来。李师傅推着扫地车路过,看见他们桶里的鱼,笑着说道:“守义,小满,你们今天收获不少啊!我就说小满的技术进步了,你还不信。”
“是啊,多亏了爷爷教我。” 小满笑着说,还从桶里拿出一条鲫鱼,“李爷爷,这条鱼您拿回去,晚上做鲫鱼汤喝。”
“不用不用,你们自己留着吃。” 李师傅推辞道。
“李爷爷,您就拿着吧,这是我特意给您钓的。” 小满坚持把鱼递给李师傅,“以前您经常帮我,现在我钓上鱼了,也该跟您分享。”
李师傅拗不过小满,只好接过鱼,笑着说:“那我就不客气了,谢谢小满。”
三人又聊了一会儿,李师傅推着扫地车继续工作,陈守义和小满则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小满背着双肩包,手里提着活鱼桶,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陈守义背着钓包,跟在后面,看着少年的背影,心里觉得格外踏实。
走到小区门口,小满停下脚步,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子,递给陈守义:“爷爷,这个给您。”
陈守义接过盒子,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一枚崭新的鱼钩,上面刻着 “义” 字和 “满” 字,还有一张小小的照片 —— 照片上,他和小满坐在江湾的洄湾钓位上,手里拿着刚钓上的草鱼,笑得格外灿烂。
“这是我特意让爸爸帮我做的鱼钩,” 小满笑着说,“上面有您的名字,也有我的名字,以后咱们一起钓鱼,就用这个鱼钩。还有这张照片,是去年秋天咱们钓上大草鱼时拍的,我洗了两张,一张给您,一张我自己留着。”
陈守义看着鱼钩和照片,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酸酸的,却又格外幸福。他把鱼钩和照片小心翼翼地放进钓包里,然后摸了摸小满的头:“谢谢你,小满,爷爷会好好保存的。”
“爷爷,以后咱们每天都来江湾钓鱼好不好?” 小满抬头问道,眼里满是期待,“我还有很多钓鱼技巧想跟您请教,还有很多江湾的趣事想跟您分享。”
“好啊,” 陈守义笑着点头,“爷爷以后就在江湾陪你钓鱼,教你更多的技巧,跟你一起分享江湾的趣事。”
两人相视而笑,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暖洋洋的。远处的江湾,传来渔船的汽笛声,清脆而悠长,像是在为这重逢的美好时刻,奏响快乐的乐章。
接下来的日子里,陈守义和小满每天都会来江湾钓鱼。他们去了洄湾的老钓位,去了上游的浅滩,去了芦苇荡的草窝,还去了那个只有他们知道的秘密钓点。小满的钓鱼技术越来越熟练,不仅能独立钓上大草鱼、大鲤鱼,还能帮着其他钓手解决难题;陈守义也在小满的陪伴下,找回了久违的快乐,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有时候,李师傅也会来跟他们一起钓鱼,三人坐在江湾的岸边,一边钓鱼,一边聊天,分享着钓鱼的技巧和生活的趣事。江湾的晨雾里,总是回荡着他们的笑声,那笑声里充满了快乐、温暖和对生活的热爱。
初夏的一天,陈守义和小满坐在芦苇荡的草窝边钓鱼。小满钓上了一条五斤多的大草鱼,兴奋地抱着鱼竿跳了起来。陈守义看着少年灿烂的笑容,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样子,想起了老战友老张,想起了这几个月来的点点滴滴。
他知道,江湾的故事还会继续,他和小满的钓鱼之旅也还会继续。在这片充满生机和温情的江湾里,他们会一起钓过春天的开江鱼,夏天的草鱼,秋天的鲤鱼,冬天的鲫鱼;会一起经历暴雨、晴天、大雾、微风;会一起分享钓鱼的快乐,也会一起面对钓鱼的挫折。
而那些刻在鱼钩上的名字,记在笔记本里的技巧,拍在照片里的笑容,还有回荡在江湾上空的笑声,都会像江湾的流水一样,源远流长,成为他们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也成为江湾最温暖的故事。
夕阳西下时,两人收拾好东西,往家走。金色的阳光洒在江面上,把江面染成了一片金色。小满走在前面,嘴里哼着歌;陈守义走在后面,手里提着装满鱼的活鱼桶,心里满是幸福。他抬头望了望天,晚霞像一幅绚丽的画卷,铺展在天际线上。他知道,明天的江湾,又会是一个充满希望和快乐的日子,而他和小满,会继续在这片江湾里,书写属于他们的钓鱼故事,书写属于他们的温情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