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么算来下,这欧阳庆还是自己老师的老师,那不是师公了?
李立然开口:“我们给老师添置一些过冬的衣物和食物。”
“你们有心了,坐吧。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我刚认识的小友,王浩,修武院的学子。”
王浩赶紧抱拳行礼:“学生见过三位院长。”
李立然问道:“王浩?你就是在明玉楼写出《凉州词》的王浩?”
写这首词的虽然也姓王,但其实不是我,自己只是华夏文明的传播者,王浩抱拳笑而不语。
“《凉州词》?立然,什么情况给老夫说说。”欧阳庆好奇。
“老师,您久居在此,甚少出门,自是不清楚,我也是后来听院内的学子说的,”李立然当即将明玉楼之事大体说了一遍,在坐的几人看向王浩的目光都不一样了。
“王小友,刚刚在竹林也咏了一篇诗文,通篇不写竹,却句句写竹,试问小友另一首《咏竹》也是出至你之手?”欧阳庆看向王浩问道。
王浩疑惑:“不知道您说的是哪一首?”
欧阳庆当即咏诵了起来:“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曾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王浩又是抱拳笑而不语,自己只是一个华夏诗词文化在异界传播者,默默耕耘而已。
见王浩如此,欧阳庆继续说道:“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今天能遇上小友还真是难得的缘分啊。我这简陋之地难得来人,立然,去取一下酒,今天我们把酒言欢。”
众人一起喝了一杯,“酒是好酒,就是少了点东西。”欧阳庆皱着眉头说道,然后看向王浩说:“你们是不知道,今天在河边吃了王小友的煎鱼,那滋味当真是一绝啊。”
懂了,您的意思是还想吃我做的菜呗,又不好直接开口,行,谁让您是太师呢,而且在坐的就数我辈分最小了,怎么看都只有自己去了。
王浩很懂事的站了起来:“诸位请稍等。”
说完便拿着他们带来的食材走了出去,过了一会,王浩端着三个菜走了进来,红烧肉,辣椒小炒肉,西红柿炒蛋,在坐的几位看到这几个菜式均是有点好奇,只有老者笑吟吟的下筷子,完全不带客气的。
特别是那红烧肉,简直不要太受欢迎啊,众人没想到菜品竟然可以这么搭配,还这么爽口,当即问了王浩为何能如此之香,王浩也不掩饰,直接取出几包香料,一人送了两包。
众人接过之后很是好奇的问王浩是何东西,王浩答曰:“王氏十三香。”
简单的介绍了一番,什么秘制啦,古法啦,十几种名贵材料啦等等,先吹上一顿,听得众人一阵云里雾里的。
一时间几人感慨眼前这小伙子还真是优秀啊,又会做饭炒菜,又会调配调料,还又会写诗,关键还是修行之人,除了对王浩一阵夸赞,也不免和王浩多喝了几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