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何奈?何奈?应是缘浅情深 > 第333章 夫人上书,数据服人

第333章 夫人上书,数据服人(2 / 2)

写到这里,云映雪的笔触微微一顿,似乎在积蓄力量,随后,她列出了鬼岛之战的缴获:

“然,此战缴获如下:”

“1、 于鬼岛堡垒及倭寇船坞中,起获各类劫掠所得金银、珠宝、香料、皮货等,初步估价,约一百二十万两。””

“2、 于鬼岛矿洞入口处之库房及倭酋居所,查获已提炼之金锭三千两,银锭十五万两。(此仅为已开采提炼部分,矿脉因已被摧毁封填,其潜在价值无法估量,然确系倭寇及其背后主使之重要财源。)””

“3、 缴获大小倭寇船只七艘,兵器、甲胄、火药、粮秣无算,折价约五万两**。””

“综上,此次鬼岛之战,直接缴获变现,即可得银约一百四十万两。以十八万两之军费,换回一百四十万两之实利,并摧毁倭寇重要巢穴一处,斩断其长期劫掠之根基,更缴获关乎后续布局之关键海图。此战,非但未耗国帑,反为朝廷净增收入一百二十二万两白银!”

“且,此一百四十万两,大半本就是倭寇劫掠我大明商民之财物!此举,实乃为国追赃,为民复仇!”

数据对比,高下立判!主和派口中“穷兵黩武”、“耗费国帑”的指责,在这赤裸裸的“盈利”报表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可笑!

最后,云映雪以其纵横海上商界多年的敏锐洞察力,对主和派所谓的“安抚”策略,发出了振聋发聩的警告:

“若依议和派之言,严惩功臣,赔偿倭人损失,无异于抱薪救火,扬汤止沸!”

“倭寇及其背后主使,贪婪成性,畏威而不怀德。我朝示弱一分,彼必进逼一丈!今日赔款十万,彼明日便敢索要百万!今日割让一岛,彼异日便敢觊觎沿海!”

“此番鬼岛被毁,萨摩藩主之所以暴跳如雷,非因所谓‘平民’被杀,实因断其巨大财路,毁其不可告人之图谋!我朝若退让,非但不能平息其贪欲,反会助长其气焰,令其认为我大明可欺!届时,东南海疆,将永无宁日,今日之损失,恐百倍、千倍于前!”

“唯有展示雷霆手段,彰显天朝决心,令其知我兵锋之利,方能换来真正之和平!退缩忍让,换来的只能是得寸进尺,只能是更大之屈辱与损失!”

奏折的最后,她没有为自己请功,也没有过多为谢砚之辩白,只是以一句冷静到极致的话语作结:

“臣一介商贾,唯知核算盈亏,明辨利害。以上数据,句句属实,皆有据可查。望陛下圣心独断,察纳忠言,以固海防,以安黎庶。”

这份由谢砚之亲自誊写、加盖了云映雪女商首印鉴的奏折,被以最快速度送抵京城,并因谢砚之事先的安排,得以绕过某些可能被阻塞的环节,直接呈送到了御前。

皇帝在仔细阅览了这份通篇以数据支撑、逻辑严密的奏折后,久久沉默。随后,他下令将这份奏折的核心内容,在不泄露海图机密的前提下,抄送内阁、六部及都察院传阅。

当那些原本叫嚣着“擅启边衅”、“耗费国帑”的主和派官员,看到那一笔笔血淋淋的损失账目,以及鬼岛之战那惊人的“盈利”数据时,很多人哑口无言。他们擅长空谈道德、引经据典,却无法反驳这铁一般的事实和严密的商业逻辑。

云映雪的奏折,如同一块投入浑浊池塘的明矾,迅速在朝堂内外澄清了部分迷雾。民间,尤其是东南沿海的商贾、百姓,闻听此奏折内容(虽不完整,但核心数据和精神已流传开来),无不拍手称快,对云映雪这位“女商首”更是敬佩有加。舆论的风向,开始悄然转变。

数据,在此刻展现出了它超越千言万语的强大力量。一场由病中女子发起的、以算盘为武器的无声反击,为身处风暴中心的谢砚之,赢得了至关重要的喘息之机,也为这场关乎国运的海疆之争,注入了新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