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大门在身后缓缓闭合,将外界的死寂与黑风彻底隔绝。门后并非预想中的塔内空间,而是一条向上无限延伸、由纯粹的星光与流动的星辰符文构筑而成的螺旋阶梯。阶梯悬浮于无垠的黑暗虚空,每一级台阶都仿佛由凝固的星辉铸就,散发着柔和而威严的光芒,照亮前路。
空气中弥漫着精纯至极、仿佛源自开天辟地之初的星辰本源气息,每一次呼吸,都让云逸感觉自身的万衍星力在欢欣雀跃,内景天地中的星衍小树更是微微摇曳,贪婪地汲取着这难得的环境。然而,一股无形的、源自灵魂层面的威压,也随着阶梯的延伸而不断增强,仿佛每向上一步,都在拷问着登临者的道心与意志。
“此地……好生诡异。”石猛踏上阶梯,感受着那无处不在的威压,脸色凝重,“俺感觉像是背着一座山在走路。”
冷月与猴子亦是点头,他们虽未言语,但额角渗出的细密汗珠与略显急促的呼吸,都表明他们承受着不小的压力。这压力并非针对肉身,而是直接作用于神魂与道基。
“跟紧我,量力而行,若感不适,立刻停下。”云逸沉声嘱咐。他走在最前,周身自然流转的混沌星辉与阶梯散发的星辰本源隐隐共鸣,使得他所承受的压力远小于石猛三人。这让他更加确定,此地的考验,与星灵传承息息相关。
四人沿着星光阶梯缓缓上行。起初数十级尚且轻松,但越过百级之后,周围的景象开始发生变化。
阶梯两侧的黑暗虚空中,开始浮现出种种光怪陆离的幻象。有时是繁华鼎盛的星辰文明,万族来朝,歌舞升平,诱惑着人沉溺其中,放弃攀登;有时是至亲好友惨死于寂灭魔爪之下的凄惨景象,勾起无尽悲痛与心魔,动摇道心;有时则是自身修行路上曾经历的种种艰难险阻、失败挫折,被千百倍地放大,不断拷问着“道之意义”……
这些幻象直指内心最深处的情感与欲望,真实得令人窒息。石猛不时发出低沉的怒吼,显然在与某种狂暴的幻象对抗;冷月脸色愈发苍白,紧握剑柄的手指关节发白;猴子更是时而痴笑,时而痛哭,状若疯癫。
云逸亦不能完全豁免。他看到了碎星城覆灭的惨状,看到了林嫣然(如果他曾有这样一个重要之人)倒在血泊中的身影,看到了自己无数次冲击瓶颈失败、最终化为枯骨的绝望未来……种种负面情绪如同潮水般涌来,试图将他吞噬。
但他道心之坚,早已历经无数磨砺。归藏剑意自行护住识海核心,那“包容”与“终结”的真意,使得这些外来的情绪冲击如同撞上礁石的浪花,虽汹涌,却难以撼动其根本。他目光清明,脚步沉稳,一步步向上,如同在万丈红尘中砥砺前行的苦行僧,任他幻象万千,我自岿然不动。
他甚至主动引导这些幻象冲击,借之磨砺剑心,印证自身之道。每一次从幻象中挣脱,他的眼神便更加深邃一分,道心也更加通透圆融。
不知过了多久,当云逸踏上一处较为宽阔的阶梯平台时,前方的幻象骤然消散。石猛三人也紧随其后,踏上平台,皆是气喘吁吁,脸色发白,显然经历了一番艰苦的心神斗争,但眼神却都比之前更加坚毅,显然收获不小。
平台尽头,不再是向上的阶梯,而是一面光滑如镜、仿佛由整块星辰核心打磨而成的墙壁。墙壁之上,倒映出的并非他们的身影,而是……一片不断演化、生灭的混沌星云!
而在星云之前,一道模糊的、由纯净星光凝聚而成的人形身影,悄然浮现。他(或她)的面容无法看清,唯有一双眸子,如同蕴藏着整片星海的生灭,平静地注视着云逸。
“后来者。”一道温和而古老的神念,直接响在云逸心间,并未波及石猛三人,“能踏过‘问心星阶’,抵达此地,证明你心志尚可,有资格接受下一步考验。”
云逸躬身一礼:“晚辈云逸,拜见前辈。不知前辈是……”
“吾乃此地守护灵,亦是星灵族留于此地的一缕传承意念。”那身影缓缓道,“‘启明之遗’,并非单纯的力量传承之地,更是道统与责任的交接之所。欲得传承,需先明己道,再证己心。”
他(她)指向那面倒映着混沌星云的墙壁:“此乃‘万象星鉴’,可映照汝之大道根本。将汝之道,展现于星鉴之前。若能引动星鉴共鸣,显化‘真灵星印’,便可进入最终传承之地。若不能……便请原路返回,或永留此地,化作星阶养分。”
展现自身之道?云逸目光微凝。他的道,乃是融汇《万衍道经》之基、《星辰大道章》之妙、归藏剑意之终,自成一路的“万衍归藏”之道。此道包罗万象,却又归于寂无,连他自己都尚在摸索之中,如何展现?
他深吸一口气,走到那“万象星鉴”之前。墙壁上的混沌星云缓缓旋转,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云逸闭上双眼,心神彻底沉入内景天地。他不再去思考如何“展现”,而是将自身对道的全部理解,对星辰的感悟,对归藏的诠释,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
没有璀璨的星辉,没有凌厉的剑意。只有一股无形无质、却又仿佛蕴含着宇宙生灭至理的“意”,以他为中心,缓缓扩散开来,笼罩向那面星鉴。
起初,星鉴上的混沌星云毫无变化。
石猛三人在后方紧张地看着,连大气都不敢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