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市纪委询问室里的灯光依旧惨白刺眼。邵北已经在里面被连续“熬”了十几个小时,除了那碗方便面,没有其他食物,只有偶尔提供的清水,以及不间断的精神施压和轮番问话。
他脸上带着明显的疲惫,眼眶下有淡淡的阴影,嘴唇也有些干裂。但即便如此,他的脊梁依旧挺得笔直,眼神虽然不如清晨时那般锐利逼人,却依旧沉静如水,没有丝毫涣散的迹象。他大部分时间保持着沉默,偶尔回答,也是滴水不漏,或者用那种让人捉摸不透的反问,让审讯者无功而返。
观察室内,刘道明端着保温杯,里面泡着浓茶,他看着监控画面里明显疲惫却依然坚挺的邵北,对身边的人说道:
“看见没?这小子,是真能熬啊!骨头够硬!不过,人毕竟不是铁打的,他现在已经显露出疲态了。这种疲惫会累积,会放大内心的恐惧和焦虑。继续熬下去,再坚固的防线也会出现裂缝。他扛不了多久了,胜利在望。”他的语气带着一种猎手即将捕获顽强猎物的笃定,却也有对邵北的佩服。
与此同时,邵北被市纪委带走的爆炸性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已经传到了朱颜的耳中。
朱颜得知消息后,又惊又急,立刻动用自己所有的人脉和关系网,四处打电话,希望能打听到更确切的内情,或者找到能帮邵北说话、斡旋的途径。她深知这件事背后必然有宗耀祖甚至更大人物的影子,寻常关系根本无力回天。
几经周折,她托的人终于联系上了之前曾试图拉拢邵北的郑安民。电话里,朱颜将邵北目前的处境和面临的“严重指控”委婉地告知了郑安民。
然而,出乎朱颜预料的是,电话那头的郑安民在沉默了片刻后,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想要施以援手的意思。他只是轻轻地、带着几分复杂情绪地叹了口气,仿佛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传话的人说:
“邵北……唉,之前我看他是个人才,有心拉他一把,可惜啊,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不在意我这点微末之力。这回好了,到底还是太年轻,锋芒太露,栽了……真是可惜了,一棵好苗子。”
这番话,听起来是惋惜,但更深层的意味,却是一种置身事外的疏离,甚至带着一丝“早知如此”的事后精明。
在郑安民看来,邵北既然当初拒绝了他的橄榄枝,如今落难,他自然没有理由,也不愿意去蹚这浑水,引火烧身。
官场之上,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邵北这艘船眼看要沉,像郑安民这样的老牌政客,选择的是明哲保身,静观其变,甚至可能已经在考虑如何在这变故中,为自己谋取新的利益平衡点。
毕竟,取代海州市政府一把手一直是他的愿望。
朱颜得到这个反馈后,心更是沉到了谷底。连郑安民这样级别的领导都选择了袖手旁观,邵北的处境,恐怕比她想象的还要凶险万分。
夜色中,安和月的公寓楼下。
许久联系不上邵北,刚刚又通过其他渠道隐约得知邵北被市纪委带走调查的消息,安和月心急如焚,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她来不及细想,慌乱地往行李箱里塞了几件衣服,提起包就冲下了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