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老师的邀请(1 / 2)

二百公里,道阻且长,在那个高速公路尚未完全普及的年代,哪怕是较为发达的东海省,跨市通行想要方便快捷也是奢望。

大巴在海州平坦的原野中行进,穿过古色古香的邗州,终于抵达了依山临江的京海。

大巴车在夜幕中缓缓驶入京海汽车站,六个小时的颠簸让乘客们满脸倦容。邵北揉了揉发酸的后颈,透过车窗望着这座千年古城——霓虹灯在夜色中闪烁,建筑中的高楼大厦间夹杂着老城区的飞檐翘角,与他记忆中的京海既熟悉又陌生。

特别是那正在建设中的京临大饭店,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全国第一高楼。

狗胜,到了。邵北推了推身旁睡得东倒西歪的发小。

狗胜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嘴角还挂着口水印子:啊?这就到省城了?他胡乱抹了把脸,扒着车窗往外看,乖乖,这楼比咱们县政府的还高!

车站的警察检查得很仔细。要问清楚情况才放人出站。

当邵北递上工作证时,那位年长的警官眼睛一亮:哟,工商系统的同志?来省城公干?

来看望老师。邵北笑了笑,指着介绍信上高良玉的名字,我大学导师。

一看是东海省着名的学者,市场发展方面的泰斗高良玉,警官的态度顿时热络起来,不仅详细讲解了去京海大学的路线,还从抽屉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市区地图:红桥招待所干净,离学校也近。他压低声音,报我老赵的名字,能便宜五块钱。

夜风裹挟着城市特有的汽油味扑面而来。狗胜像个刚进城的土包子,仰头望着闪烁的霓虹灯招牌,差点撞上路边的电线杆。邵北则默默观察着街景——前世那些模糊的记忆正一点点清晰起来:那家包子铺十年后会变成星巴克,这个路口将来要建地铁站,而远处那片工地......

红桥招待所的霓虹灯缺了个字,前台大妈正打着毛衣看电视剧。听到老赵的名字,她果然爽快地给了折扣,只花了四十块钱,但这在那个时代也已经价格不菲。

北子哥,咱真住四十块的房间?狗胜捏着皱巴巴的零钱,声音发颤,这都够俺家半个月菜钱了!

房间比想象中干净。狗胜一进门就扑向浴室,不一会儿就传来哗啦啦的水声和跑调的歌声。邵北坐在靠窗的书桌前,摊开那张泛黄的地图,用红笔在京海大学的位置画了个圈。

今天天色已经些许晚了,高老师一向作息规律早睡早起,今天就不要打扰他了,明天一早八点再和他联系。

此刻邵北最急于解决的,还是怎么处理好和许爱的关系,这个尚处于风韵年龄的世家美人,多少人都求之不得,可对于自己来说,却如同梦魇。

然而,一番说辞已经在他脑中构思清楚,带着刚刚出炉的计划,邵北安心入眠。

清晨七点零五分,京海的晨雾还未散尽。邵北站在红桥招待所破旧的穿衣镜前,手指轻轻抚平衬衫上最后一道褶皱。镜中的年轻人眉眼如刀,下颌线紧绷——与前世那个被官场浸淫得圆滑世故的中年官僚判若两人。

北子哥,你咋比俺们村新郎官还讲究?狗胜揉着鸡窝似的头发,看见邵北正用招待所的劣质毛巾蘸着牙膏擦拭皮鞋,去见老师又不是相媳妇儿...

邵北的手突然顿住。牙膏的薄荷味混着劣质皮革的气息窜入鼻腔,让他想起大学时每次去找高良玉请教前,都会在宿舍水房这般精心收拾。那时穷学生买不起鞋油,全宿舍都靠这招撑门面。

一想到这里他不由得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