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动,也没有靠近。这一刻不属于他们两个人,属于整个大周。
可当他转身准备退到偏位时,她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刚好让他听见:
“你当年说过,这江山,总有一天要交到值得托付的人手里。”
他停下脚步。
“现在,你做到了。”
他回头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
“你也做到了。”
她说不出话,只是轻轻颔首。
礼成之后,百官退下,新帝留在殿中熟悉政务。沈知微仍坐在帘后,没有立刻起身。
裴砚走过来,在帘外站定。
“接下来的事,你要怎么安排?”他问。
“我会辅政三年。”她说,“等他彻底站稳脚跟。然后……退居深宫,读书养性。”
“你想通了?”
“早就想通了。”她笑了笑,“权力像火,握得太久会烫手。我现在放手,刚刚好。”
他沉默片刻,低声道:“那你我……还能像昨夜那样看一次烟火吗?”
她抬眼看帘外的他。晨光落在他脸上,照出眼角细纹。那个冷峻帝王,终究老了。
“只要你愿意。”她说,“我就在。”
他没再说话,只是站在那里,静静陪着她。
外面阳光渐强,照进大殿,映在龙椅上。新帝低头翻阅奏折,神情专注。
沈知微望着那身影,忽然觉得一切都值了。
她曾恨过这个世界。恨父亲的冷漠,恨嫡母的狠毒,恨命运的不公。她重生回来,只想报复,只想活下去。
可后来她发现,活着不够,她还想改变什么。
她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这个国家。
系统走了,但她留下的制度还在运转。她不必再听谁的心声,因为百姓的声音,已经足够响亮。
她缓缓站起身,手扶着帘幕,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一名小宦官匆匆跑来,递上一份奏报。
“启禀太后,江南急报——今年春粮丰收,百姓自发捐粮建学堂,说是‘不能辜负皇后当年一路巡查之苦’。”
她接过奏报,只看了一眼,便笑了。
她把奏报递给裴砚,轻声说:“你看,他们记得。”
裴砚看完,也笑了。
“不只是他们记得。”他说,“是我记得。”
她没问记得什么。
但她知道。
他知道她为这个国家付出的一切,也知道她终于可以歇一歇了。
她转身走出侧殿,脚步很轻。阳光洒在青砖地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
裴砚跟在她身后半步距离,不远不近。
他们走过长长的宫道,两侧梧桐初绿,风吹叶动,沙沙作响。
远处传来新帝召见大臣的声音,年轻的嗓音带着几分紧张,却坚定有力。
沈知微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太极殿。
龙旗高悬,迎风招展。
她收回目光,继续往前走。
裴砚伸手,轻轻扶住她的手臂。
她没有躲,也没有回应,只是任他扶着,一步一步,走向宫苑深处。
阳光落在两人身上,暖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