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被打落。
是个年轻女子,眉眼与沈清瑶有几分相似,但年纪小得多。她被按在地上时还在挣扎:“你们杀我也没用!大小姐迟早回来!她答应过我们不会丢下沈家血脉!”
沈知微走过去,蹲下来看她:“谁告诉你的?”
女子咬牙不语。
“你说她是沈清瑶,可你连她左耳有没有痣都不知道。她右手指节受过伤,写字会偏斜。你呢?你写的命令,笔迹像男人。”
女子脸色变了。
“你们只是棋子。”沈知微站起身,“真正想翻盘的人,根本不在这里。”
押解回宫后,女子招供。幕后之人是裴昭旧部将领程远,藏身于废弃军屯“白水寨”,纠集三千残兵,本想趁新政初行、民心未稳之际制造混乱,再扶一个“沈清瑶”出来掌局。
他们甚至准备了替身轮换,打算先造势,再突袭皇宫,挟持太子。
沈知微看完供词,递给裴砚。
裴砚看完,扔进火盆。“程远必须抓到。”
“不能抓。”沈知微说,“要让他逃。”
裴砚皱眉。
“他背后还有人。”她说,“我们现在动手,只会打草惊蛇。让他回去,让他把剩下的人全都引出来。”
裴砚盯着她看了很久:“你想放长线?”
“是。”她说,“这一波不是结束,是开始。他们以为我们慌了,才会设这个局。那就让他们继续这么想。”
裴砚缓缓点头:“由你安排。”
当晚,中军帐内灯火未熄。
沈知微坐在案前,面前摊着一份名单。上面是这些年曾接受沈家馈赠的官员、将领、地方豪强。有些名字已经划掉,有些还留着。
她拿起朱笔,在其中一个名字上画了个圈。
女官进来禀报:“程远已突围,往北而去,沿途留下记号。”
“让他走。”沈知微说,“盯紧他的路线,看他最后停在哪。”
“是。”
帐外传来更鼓声。远处山林仍有零星火光,是残兵未灭的营帐。
沈知微起身走到帐口,望着夜空。火势渐弱,风吹散了烟尘。
她手里攥着那份供词副本,指节微微发白。
忽然,她想起什么,回头问:“那个替身女子,叫什么名字?”
“回娘娘,她说她叫沈玉兰,是沈家旁支庶女,幼年被送走,近年才辗转回来。”
沈知微眼神一动。
旁支庶女……
她记得,沈家的确有个女儿早年失踪,李氏为此还哭闹过一阵。后来说是病死了,葬在城外义庄。
可如果没死呢?
她低头看向名单,又添了一笔。
帐外风声掠过,吹起帘角。
她站在那里,没有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