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 > 第822章 商贾入仕政策颁,经济民生双兴旺

第822章 商贾入仕政策颁,经济民生双兴旺(2 / 2)

他回头看了她一眼:“这条路,是你在走。”

沈知微没有回应,只是望向宫门外。

一辆马车正缓缓驶离,车上坐着刚离开的商贾代表。他们互相低声交谈,脸上带着从未有过的光亮。

这时,一名小吏快步跑来,递上一份文书。

“娘娘,临州回信了。地方官接到您的口谕,已带衙役前往豪强庄园,责令归还扣押耕牛。三名伤者得到诊治,明日即可领田契。”

沈知微接过文书,快速看完,放入案上堆叠的卷宗里。

她提起笔,准备批阅下一桩事务。

笔尖刚触纸面,又一名内侍进来通报:“江南八州春播进度回报,翻土已完成七成,育苗棚也在搭建中。”

她点头,提笔在日程簿上划了一记。

“再拟一道令,命各州设立‘商农联络司’,由新任商籍官与地方农政官共管。物资调配、价格监控、灾备储备,全部纳入统一调度。”

内侍记下,退下。

沈知微放下笔,揉了揉手腕。

裴砚站在门口,看着她案前堆积如山的公文,轻声问:“还要多久才能歇?”

“等每个人都拿到田,吃上饭,看得起病。”她说,“现在才刚开始。”

裴砚没再说什么,转身离去。

她重新拿起一份奏本,翻开第一页。

上面写着:苏杭商会提议组建全国货运联行,统一运费标准,杜绝中间盘剥,预计每年可为百姓节省开支百万两。

她提笔批了两个字:准行。

然后翻到下一页。

这是一份名单,列着即将参加首期“商政考核”的人选。三百二十一人,来自十二州郡,身份各异,但都有一项共同记录——近三年内,为公益捐输超过五千两银。

她逐个看过名字,在其中一个下方画了圈。

那人叫林承业,原是泉州船商,曾冒险运送药材至疫区,途中遭风浪损船两艘,仍坚持送达。

她写下批注:优先录用,派往漕运司实习。

刚合上本子,外面传来脚步声。

陈砚之回来了。

“娘娘,商人们已经整理好合作方案。他们愿意出资建立仓储网络,专供流民安置点使用。第一批十座仓库,下月初动工。”

沈知微点头:“告诉他们,朝廷不出钱,但给地、给政策、给保障。他们建的每一座仓,日后都写明‘民建官督’,载入地方志。”

陈砚之应声要走,又被她叫住。

“还有件事。让各州报名参加乡学教材誊抄的私塾先生,三天内到官署登记。每人每天发五十文工钱,由商贾联合会统一支付。”

陈砚之愣了一下:“这……商人真肯出这笔钱?”

“肯。”她说,“因为他们知道,识字的百姓,才是他们最好的买家。”

陈砚之恍然,匆匆离去。

沈知微站起身,走到窗边。

外面天色渐暗,宫灯次第点亮。政事堂前仍有官员进出,手里抱着卷宗,步履匆匆。

她看见几个身穿便服的年轻人正被引着进入西厢房,桌上已摆好纸笔。

那是第一场“商政考核”的考场。

她关上窗户,回到案前。

提笔,写下新的条陈:

“建议设立‘经济实务院’,专授算学、税法、物流、贸易诸科,招生不限出身,结业合格者直接补入地方实职。”

墨迹未干,她吹了口气。

门外传来一声通报:“江北农政官启程了,带着耕作图和种子样本,预计五日后抵达。”

沈知微点头,将条陈放入待呈御览的匣中。

她拿起最后一本奏报,翻开。

第一页上写着:松江村民张五,昨日率十五户人家完成首块授田翻耕,主动教邻人使用新式犁具,称“皇后给的田,得好好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