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生到现在,她用了九年时间。废嫡庶之争,破权臣阴谋,平外患内乱,推新政教化。每一次出手,都靠那三秒的心声判断生死。如今大局已定,她想知道,天下人心是不是真的变了。
夜幕降临时,她独自走到宫墙下。这里能看见整座皇城的灯火,也能听见街头巷尾的笑声。一群孩子在追灯笼,一个老太太抱着孙子坐在门槛上哼曲儿,还有年轻夫妻提着花灯慢慢走。
她闭上眼,启动系统。
【检测到天下心声敬仰:“帝妃同心,盛世永驻”】
机械音落下,再没有后续。
她睁眼,嘴角慢慢扬起。不是得意,也不是胜利,是一种终于落地的安心。
身后脚步声靠近。裴砚走过来,站她旁边。
“你在笑。”他说。
“嗯。”她点头,“刚才听到一句话。”
“什么话?”
“很多人都在说,这一世过得比上一世好。”
裴砚没接话,只是伸手揽住她的肩。两人静静站着,看灯火如河,流过整个京城。
不知过了多久,宫门传来通报声。一名内侍快步走来,手里捧着一张舆图。
“陛下,皇后。”他躬身,“各地女子书院选址已定,湖南三所、浙江五所、岭南八所,其余州府正在报备。”
沈知微接过舆图,展开看了一会。“明日我要去巡视第一所书院。”
“我也去。”裴砚说。
“你不是要批折子?”
“今天已经批完了。”他看着她,“而且,我想看看那个写下《天文志》的姑娘。”
沈知微把舆图卷好,交还给内侍。“告诉她,明天我会亲自听课。”
内侍退下后,她转身往乾清宫方向走。裴砚跟在后面。
路上遇到巡逻的禁军,见礼后继续前行。一只猫从屋檐跳下,落在院中石阶上,抬头看了他们一眼,又悄无声息地走了。
沈知微脚步没停。她脑子里已经开始想明日要问的问题:教材够不够用?师资有没有缺口?偏远地方的女孩能不能顺利入学?
裴砚突然开口:“你说,十年后会是什么样子?”
她想了想:“会有更多阿禾这样的女孩走进学堂,会有更多村子因为一本手稿改变收成,会有更多人觉得,女子读书不是怪事,而是寻常。”
“那二十年后呢?”
“二十年后……”她顿了顿,“或许不再需要皇后亲自去护书院,因为没人敢拦。”
裴砚笑了下,没再说什么。
乾清宫的灯已经亮了。两名宫人守在门口,见他们走近,连忙掀帘。
沈知微跨过门槛,看见案上铺着一张空白长卷。边上放着笔墨,还有一方新印。
她走过去,指尖抚过纸面。
裴砚站在她身后说:“这是你要的《大周长治图》底稿,空白的,等你来画。”
她没回头,只问:“什么时候能召集六部尚书?”
“明日午时前都能到。”
“好。”她拿起笔,“先把教育这一栏标出来。”
笔尖蘸饱了墨,在纸上划出第一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