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 > 第545章 裴砚率军直捣巢,震慑四夷平乱局

第545章 裴砚率军直捣巢,震慑四夷平乱局(1 / 2)

驿卒跌跌撞撞冲进殿门,膝盖一软跪在青砖上,声音发抖:“海边……出事了!东瀛的船,黑压压一片,已经靠岸!”

沈知微站在沙盘前,指尖正点在京都的位置。她没抬头,只问:“几艘?”

“不、不知……遮天蔽日,像是全军压境。”

她收回手,袖口垂落,盖住腕间那道旧疤。女官快步上前,递来一份密报。纸上墨迹未干,写着九州外海发现敌舰集结,规模远超预估。

她看完,转身走向案台。烛火映着她的侧脸,轮廓清晰,眼神沉静。

“传裴砚。”

半个时辰后,裴砚踏入乾元殿。玄甲未卸,肩头还带着海风的湿气。他站定,目光扫过沙盘上的小旗,声音低而稳:“他们来了。”

“不是来战。”沈知微拿起一枚红棋,轻轻放在东瀛皇城之上,“是来求败。”

裴砚皱眉。

她闭上眼,脑中响起机械音:“心镜系统已冷却完毕,可用一次。”

再睁眼时,她已走到囚室门前。东瀛首脑被押在铁栏内,双手锁链缠绕,脸色灰白。她盯着他,三秒。

一道心声浮现——“天皇亲赴鹿儿岛,若三日内无捷报,便焚城迁都。”

她转身就走,回到殿中,在舆图上划了一条线,从大周水师驻地直插京都腹地。

“不必打外围。”她说,“你带精锐,趁夜渡海,直取中枢。他若失魂,全国皆溃。”

裴砚看着那条线,沉默片刻,点头:“我亲自去。”

“好。”她提笔写下一道密令,封入铜管,“带上这个。破城当日,让人送进去。”

裴砚接过,没问内容。他知道,她从不出无用之招。

三日后,快马入京,带回消息:水师伪装商队,借风夜渡,未遇阻拦。登陆后直扑京都,三千人突袭皇宫,火起时擒获东瀛天皇。敌军未组织有效抵抗,全线崩散。

同日,沈知微命人将东瀛首脑押上囚车,沿街游行。百姓围聚,指指点点。有人认出他是幕府重臣,曾下令屠村,当场吐口水骂“畜生”。囚车经过闹市,鼓声震天,告示张贴满墙:“助纣为虐,皆如此人。”

又一日,东瀛降书送达宫中。上面盖着天皇印鉴,字迹颤抖。沈知微展开看了一遍,递给女官:“回一封。”

女官记下她的话:“尔首脑已在大周游街示众,尔国上下皆知。若愿永世称臣,可免灭国之祸。”

她顿了顿,又加一句:“否则,下一个游街的是你。”

五日后,北狄边境传来异动。斥候回报,北狄新王集结三十万大军,屯于雁门关外,似有南侵之意。

沈知微坐在乾元殿偏阁,面前摆着西域商队的通行记录。她翻到最后一页,勾出三人名字,交给女官:“放他们出关。”

“可是……这些人里有我们的眼线。”

“现在他们是商人。”她淡淡道,“让他们‘偶然’听说北狄新王暴毙的消息,再带回西域。”

女官明白了,低头退下。

当天夜里,京城多处暗桩同时传出密信,内容一致:“北狄新王已于前线暴毙,诸王子争位,血洗王帐。”

七日后,边关急报:北狄东部可汗自立为王,西部部落拒调兵马,中部粮道被断,新王被迫率军回撤平叛。伐周联盟瓦解,各部退回草原。

沈知微站在沙盘前,看着代表北狄的黑旗被一一撤下。她伸手,将一面红旗插在东海岛屿上。

女官走进来,低声说:“裴砚传信,东瀛天皇已签署永不犯境盟约,愿意年年进贡,岁岁称臣。”

她点头:“让他把盟书刻在石碑上,立于京都街头。让所有百姓都看到。”

“还有……裴大人问,是否要继续推进,攻占其余岛屿?”

她沉默片刻,摇头:“不必。杀一人而止战,是威;屠一国而贪功,是暴。他懂的。”

女官退出后,殿内只剩她一人。烛火跳了跳,她走到案前,翻开一本册子。那是各地科举报名的汇总,寒门子弟数量比去年多了三倍。她手指滑过一行名字,停了一下,合上册子。

窗外传来更鼓声。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