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盯着办公桌上的部门效率报表,指尖无意识地敲着桌面,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报表上红色的“+30%”像枚勋章,格外刺眼——这是她推行“流程标准化+绩效考核”改革一个月后的成果,比预期的20%还要高出一截。
“总监,这是上周的员工满意度问卷结果,您看看。”助理小陈抱着一叠文件进来,声音里带着明显的轻松,“之前闹情绪的老周他们,这次评分都提到了‘流程顺了,少加班了’,尤其是设计组,说现在跨部门对接不用再像‘踢皮球’了。”
林晚接过问卷,随手翻了几页,果然看到不少熟悉的名字。老周是部门里资历最老的设计师,改革初期带头抵触,说“林总监这是拿年轻人的套路折腾老员工”,甚至在小组会上当众甩过笔。现在他在问卷里写“标准化不是一刀切,是把该走的路画清楚了,省得走弯路”,倒让林晚忍不住笑出了声。
“对了总监,”小陈突然凑近,压低声音,“刚才路过总经理办公室,听见王总跟人力资源部打电话,好像在说……正式任命的事。”
林晚心里一动,却没表露出来,只淡淡点头:“知道了,先把报表整理成ppt,下午部门例会要用。”
小陈走后,林晚靠在椅背上,揉了揉太阳穴。这一个月简直像打仗——刚上任代理总监时,部门里的流程乱得像一团麻:设计组交了方案,审核组三天没动静;客户催进度,没人知道该找谁对接;就连办公用品申领,都要跑三个部门签字。她咬牙推出改革,先是花一周时间跟每个小组座谈,把堵点一条条列出来,再参照行业标杆制定标准化流程,最后加上绩效考核,把“摸鱼的”和“实干的”差距拉开。
可改革刚启动,老周就带头闹起来。有天下午,老周拿着一张“流程表”冲进她办公室,拍在桌上:“林总监,你这表上写‘设计方案需经客户确认后再提交审核’,可客户天天开会,等他们确认,项目都要延期了!这不是折腾人吗?”
林晚没急着反驳,而是把老周拉到会客区,泡了杯茶,慢慢说:“周哥,我知道你担心效率。但上个月咱们组有个项目,就是因为没等客户确认就提交审核,结果客户要改核心需求,审核过了又推翻,来回折腾了半个月,最后还是延期了。现在流程里加这一步,是为了把问题提前解决,反而能省时间。”
她又打开电脑,调出一组数据:“你看,隔壁分公司推行类似流程后,项目返工率降了40%,整体效率提了25%。咱们可以先试点,要是真不行,再调整,行吗?”
老周看着屏幕上的数据,又看了看林晚诚恳的眼神,脸色慢慢缓和下来,最后嘟囔了一句:“那我就试试,要是不行,你可别不认账。”
现在看来,不仅老周认了,整个部门都认了。林晚正想着,手机突然响了,是丈夫张磊打来的。
“老婆,好消息!”张磊的声音透着兴奋,“咱们之前看的那套学区房,业主同意降价10万,下午就能签合同!”
林晚眼睛一亮。大女儿下半年就要上小学,她和张磊跑了半个月,终于看中一套离学校近、户型又好的房子,就是价格一直谈不拢。“真的?太好了!下午我……”她顿了顿,下午有部门例会,还有总经理可能宣布的正式任命,“我下午可能走不开,你先去跟业主谈,我这边结束了马上过去。”
“行,你放心,我带着合同,细节我都跟中介确认好了。”张磊笑着说,“对了,妈说晚上做你爱吃的红烧肉,庆祝你‘转正’——我跟妈打赌,你今天肯定能接到正式任命!”
挂了电话,林晚心里暖暖的。这段时间,家里人一直是她的后盾:婆婆不仅主动帮忙带孩子,还时常给她炖鸡汤补身体;张磊更是只要不加班,就会包揽家务,让她回家能歇会儿;就连大女儿,都知道妈妈忙,每天放学回家会主动写作业,不再缠着她讲故事。
下午的部门例会,林晚准时走进会议室。所有人都坐得笔直,连平时爱迟到的实习生都提前十分钟到了。她把效率报表和满意度问卷投影在屏幕上,刚讲完改革成果,会议室门突然开了,总经理王总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人力资源部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