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澈眯起眼睛:“不是实时的……是录播?”
他调出信号波形图,仔细对比。
正常的实时全息投影,信号应该是连续的正弦波,但这段信号在某些节点出现了微小的断层。
这种断层,肉眼根本无法察觉,但在高精度分析下,清晰可见。
“佛面君本人不在现场。”江澈喃喃自语,“他在用预录的视频制造'亲临现场'的假象。”
他继续分析。
接下来是背景光源的光谱数据。
江澈将光谱图导入专业数据库进行比对。几秒钟后,结果出现:
色温6500K,显色指数Ra98,光谱分布曲线符合博物馆级别的艺术品照明标准。
“艺术品照明……”江澈记下这个线索,“佛面君是个收藏家?”
这种灯光通常只用于保护珍贵艺术品,避免紫外线和红外线对作品造成损伤。普通人根本不会用这种灯。
接着,他提取了环境噪音中的声音样本。
大部分是人声和空调声,但在频谱的高频段——18khz到22khz之间——他发现了一段持续约三秒的异常波形。
江澈将这段波形放大,然后降噪、增强、分离……
最终,一段清晰的鸟鸣声被提取出来。
他将这段鸟鸣导入生物声学数据库进行比对。
数据库里收录了全球超过一万种鸟类的叫声样本。
十分钟后,匹配结果出现:
红嘴巨嘴鸟,相似度94.7%。分布区域:南美洲亚马逊雨林北部,主要栖息地为巴西、哥伦比亚、委内瑞拉边境的自然保护区。
“南美洲……”江澈盯着屏幕上那只色彩斑斓的鸟,眼睛里闪过一道精光。
他将所有线索整理成一份简短的报告,逐条列出:
1. 佛面君本人不在交易现场,使用预录的全息投影。
2. 录制地点疑似为私人艺术品收藏室,使用博物馆级照明设备。
3. 地点可能位于南美洲亚马逊雨林北部,巴西或哥伦比亚边境附近。
整理完毕后,江澈看了看时间——凌晨四点。
他拨通了祁同伟的电话。
电话响了三声后接通。
“祁部长,我这边有新发现。”江澈的声音很平静,但带着一种压抑的兴奋。
电话那头传来祁同伟沉稳的声音:“说。”
江澈简明扼要地汇报了分析结果,包括信号延迟、光谱数据、鸟鸣声样本,以及由此得出的三个结论。
祁同伟沉默了几秒。
然后他开口,语气中带着一种赞许:“江澈,你做得很好。这个人比我们想象的更谨慎。”
“他根本没有露面。”江澈说,
“他在用技术手段制造'亲临现场'的假象。这说明他对自己的安全极度重视,也说明……”
“说明他知道有人在盯着他。”祁同伟接过话头,
“而且他很清楚,一旦暴露真实位置,就意味着死亡。”
“是的。”江澈点头,
“这是个高智商、跨国作案的对手。而且他很可能有多个藏身点,南美洲只是其中之一。”
“继续盯着。”祁同伟说,
“任何细节都不要放过。这个人藏得再深,总会露出尾巴的。”
“明白。”
挂断电话后,江澈看着屏幕上那只红嘴巨嘴鸟的图片,轻声说:
“佛面君……我会找到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