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百姓们还有些犹豫,但当看到船队上秩序井然,还有叶青山三人之前击退匈奴骑兵的神威,纷纷放下戒心,收拾简单的行囊登上了船只。
短短数日,船队的规模便扩大了不少,百姓人数增至五千余人。
这日午后,船队行至一个名为“黑石渡”的码头,此处是洛水与淮河的交汇处,乃是南北交通要道。
码头旁有一座规模不小的坞堡,高墙耸立,上面布满了箭楼,旗帜飘扬,上书一个大大的“周”字。
“公子,前面是周氏坞堡。”
一名护卫上前禀报,“周氏乃是当地大族,坞堡主周访乃是晋朝名将,早年曾跟随祖逖北伐,战功赫赫,如今驻守此地,庇护了不少百姓。”
叶青山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周访此人,他倒是有所耳闻,如今遇到他,或许是个机会。
“靠岸补给吧。”
叶青山下令道,“让百姓们上岸稍作休整,补充些淡水和粮食。”
船只缓缓靠岸,百姓们有序地走下码头,脸上露出久违的轻松。
周访早已得到消息,率领数名亲卫站在坞堡门前,目光警惕地打量着船队和百姓。
他年约四十,身材魁梧,身披铠甲,手持长枪,眼神锐利如鹰,一看便知是久经沙场的将领。
当看到叶青山、貂蝉和夜姬三人时,周访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他征战多年,见过的高手不计其数,但从未见过三人这般气度不凡。
尤其是叶青山,看似年轻,却隐隐散发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威压,绝非寻常之辈。
“不知阁下是何人?为何带着如此多的百姓在此靠岸?”
周访上前一步,抱拳道,语气恭敬却不失警惕。
叶青山回礼道:“在下叶青山,这两位是貂蝉和夜姬。
长安沦陷在即,匈奴肆虐,我不忍百姓遭殃,便带着他们前往江南避难。
今日路过贵地,想在此补给些淡水和粮食,还望周堡主行个方便。”
周访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敬佩:“原来阁下是救民于水火的义士,周某失敬。
只是如今乱世,人心难测,还请阁下谅解周某的谨慎。”
他转头对身后亲卫道,“去通知后厨,准备足够的淡水和粮食,分发给百姓们。
另外,安排一处空地,让百姓们休整。”
“多谢周堡主。”
叶青山拱手道。
周访摆了摆手,目光落在叶青山身后的越五剑匣上,眼中闪过一丝好奇:“阁下腰间的木匣,似乎并非凡物?”
“只是装剑的普通匣子罢了。”
叶青山淡淡道,并不愿过多提及五柄神剑。
周访也知趣地没有追问,转而说道:“叶公子,如今长安危急,刘曜大军压境,江东虽然暂时安稳,但也暗流涌动。
钱璯那厮野心勃勃,近来动作频频,恐怕图谋不轨。
你带着这么多百姓前往江南,一路之上,还需多加小心。”
叶青山心中一动,没想到周访也对钱璯有所警惕。
“多谢周堡主提醒,在下心中有数。”
他顿了顿,试探着问道,“不知周堡主对钱璯勾结匈奴之事,可有耳闻?”
周访脸色骤变,眼神瞬间变得凝重:“叶公子此言当真?此事非同小可,若有实据,可关乎江东安危!”
“我也是偶然从匈奴降将口中得知,暂无实据。”
叶青山道,“正因如此,我才打算抵达建康后,设法查证此事,再向司马睿大人禀报。”
周访沉默片刻,沉声道:“钱璯与我素有旧怨,此人狼子野心,早晚会酿成大祸,叶公子若有需要,周某愿助一臂之力。”
他从怀中取出一枚虎符,递给叶青山,“这是我的信物,你抵达建康后,可持此符前往镇东将军府找我的副将陶侃,他会尽力协助你。”
叶青山接过虎符,入手冰凉,上面刻着精美的纹饰。
“多谢周堡主信任。”
他郑重地将虎符收好,“若他日江南安定,在下必有厚报。”
“乱世之中,只求国泰民安,何谈厚报?”
周访摆了摆手,“周某还要驻守此地,防备匈奴南下,就不远送了,叶公子一路保重,希望早日在江南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