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静隐洛都(1 / 2)

悦来客栈的厢房内,烛火摇曳,映得三人身影在墙壁上微微晃动。

叶青山将从藏书阁查到的典籍放在桌上,指尖划过书页上“太康元年”的字样,沉声道:“西晋刚统一天下,司马炎自以为功德无量,实则根基早已腐朽。

我们若贸然行事,反倒容易引人注目,不如暂且隐于市井,暗中观察局势。”

貂蝉眼眸一亮,随即会意:“公子是想扮作寻常百姓?这样既能避开官府的耳目,又能随时打探消息,确实是万全之策。”

她心中暗自窃喜,扮作夫妻,便能名正言顺地陪伴在叶青山身边,这份隐秘的欢喜让她脸颊泛起淡淡的红晕。

夜姬温婉一笑,轻声附和:“洛阳城鱼龙混杂,达官贵人与平民百姓聚居,藏身其中最为安全。

我与姐姐擅长医术毒术,若开一家药铺,既能维持生计,又能通过问诊接触各方人士,收集民间情报,再合适不过。”

叶青山点头赞许:“夜姬所言极是,药铺是绝佳的掩护,既能融入市井,又不易引起怀疑。

身份方面,我与貂蝉假扮夫妻,你便做我们的丫鬟,对外称是举家从荆州迁来洛阳谋生,这样的身份最为普通,不会引人深究。”

三人商议已定,次日便开始筹备。

叶青山先是用少量黄金兑换了足够的铜钱和碎银,又通过黑市伪造了三份身份文书。

户主叶青山,妻子貂蝉,丫鬟夜姬,籍贯荆州襄阳。

因家乡遭水患,便携家仆来洛阳投奔亲友,恰逢亲友搬迁,便打算自立门户。

文书上的字迹工整,印章齐全,看不出丝毫破绽。

接下来便是选址。

洛阳城分为东西南北四坊,东坊多为官宦府邸,守卫森严。

西坊是商业区,店铺林立,人流繁杂。

北坊靠近皇宫,戒备严密。

南坊则是居民区与小商铺混杂之地,既有市井烟火气,又不至于太过喧闹,正是隐居的绝佳选择。

三人乔装成普通客商,在南坊转悠了大半日,终于在一条名为“杏林巷”的街巷深处找到了一处合适的宅院。

这宅院不大,前屋是一间临街的铺面,后宅有两进院落,带一个小小的天井。

既适合开店,又能居住,而且位置相对僻静,不易被人注意。

卖家是一对年迈的夫妇,儿女都在外地做官,打算搬去投奔,因此急于脱手。

叶青山见老夫妇面善,不像奸猾之人,便开门见山谈价格。

老夫妇起初开价五十两白银,叶青山不慌不忙,指出宅院屋顶有些漏雨,后院的围墙也有破损。

一番讨价还价后,最终以四十两白银成交。

交割银两时,老夫妇看着叶青山出手阔绰,又看貂蝉气质温婉、夜姬乖巧懂事,忍不住赞叹:“叶公子好福气,娶了这么端庄的娘子,还有这么伶俐的丫鬟。

这宅院我们住了十几年,风水极好,希望你们住进来后顺顺利利。”

貂蝉闻言,脸颊微红,偷偷瞥了一眼叶青山,见他神色平静,只是淡淡笑着道谢,心中既有些失落,又有些甜蜜。

夜姬则乖巧地上前接过钥匙,帮着收拾屋内的杂物,一举一动都符合丫鬟的身份。

接下来的几日,三人便忙着修葺宅院、布置店铺。

叶青山亲自上阵,用木遁·青藤术修补了屋顶的漏洞,又让青藤缠绕着后院的围墙生长,既加固了墙体,又增添了几分生机。

他出手极有分寸,只用了普通人几天的工作量便完成了修缮,没有显露任何超凡的能力。

貂蝉则负责打理后宅,她将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又在天井里种上了几株草药,既美观又能随时取用。

夜姬则忙着采购药材和店铺所需的器物,她凭借多年的经验,挑选的药材既优质又实惠。

还从黑市上买了一些不易察觉的毒草,藏在后院的暗格里,以备不时之需。

店铺的招牌由叶青山亲笔题写。

“青禾堂”,取“青冥之下,禾苗茁壮”之意,字体苍劲有力,却又不失温婉,与药铺的气质相得益彰。

招牌挂起的那日,叶青山特意在门口摆了两盆盛开的菊花,增添了几分雅致。

青禾堂开张的第一天,并没有刻意宣传,只是在门口挂了一块“悬壶济世,平价行医”的木牌。

起初,街巷里的百姓只是好奇地观望,毕竟杏林巷里已有两家药铺,大家对这家新开的药铺并不熟悉。

临近中午时,一位老妇人抱着一个哭闹不止的孩童匆匆赶来,焦急地喊道:“大夫,大夫!救救我的孙儿!”

夜姬连忙迎上前,将老妇人请进店内。

只见那孩童约莫三岁,脸色发青,嘴唇发紫,呼吸急促,手脚不停地抽搐。

老妇人哭着说:“早上还好好的,不知怎么突然就变成这样了,去前面的药铺看过,大夫说治不了,让我准备后事……”

夜姬神色凝重,伸手搭在孩童的脉搏上,又仔细查看了孩童的舌苔和眼底,片刻后沉声道:“老夫人莫慌,孩童是中了一种罕见的毒草之气,幸好毒性未深,还有得救。”

她转身从药柜里取出几味药材,又从怀中取出一小瓶特制的解药,用温水化开,给孩童喂了下去。

随后,她取出银针,在孩童的几处穴位上轻轻刺入,动作娴熟精准。

貂蝉站在一旁,帮着递东西。

叶青山则坐在柜台后,看似翻阅着医书,实则用神识观察着孩童的情况,以防出现意外。

他见夜姬诊断准确、用药精妙,心中暗自赞许。

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孩童的哭闹渐渐平息,呼吸也变得平稳,脸色慢慢恢复了血色。

老妇人见状,喜极而泣,对着夜姬连连磕头:“多谢大夫!多谢大夫救命之恩!你真是活菩萨啊!”

夜姬连忙扶起老妇人,温声道:“老夫人不必多礼,治病救人本就是我们的本分。

这是后续调理的药方,按方抓药,连服三日,孩童便能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