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外出游历(2 / 2)

叶青山点点头,带着两人走进了一家临街的茶馆。

茶馆内人声鼎沸,几张桌子都坐满了人,大多是行商打扮的人,正在高谈阔论。

三人找了个靠窗的角落坐下,小二连忙上前招呼:“三位客官,要点什么?我们这里有上好的普洱茶,还有包子、馒头、酱牛肉,都是新鲜出炉的。”

“先来三碗普洱茶,再来一碟酱牛肉,两笼包子。”

叶青山淡淡说道。

小二应了一声,转身离去。

三人一边等着吃食,一边留意着周围的谈话。

邻桌的几个商人正在谈论西晋统一后的变化,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商人叹道:“说起来,司马家统一了天下,本以为日子会好过些,没想到交趾郡的官员换了之后,赋税反而加重了。

以前我们来往贸易,只需要缴纳一次关税,现在却要在边境和交趾城内各缴一次,利润少了不少。”

另一个瘦高个商人附和道:“何止是赋税加重,那些西晋的官兵也十分霸道,经常在边境劫掠客商的货物,我们上次就被抢了一批丝绸,投诉到官府,却不了了之。”

“谁说不是呢!”

一个中年商人压低声音道,“我听说交趾郡的太守是司马炎的亲信,名叫张统,此人贪婪好色,鱼肉百姓,当地的土着部落都快被逼反了。”

叶青山三人闻言,相互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了然。

西晋初立,官员良莠不齐,边境地区更是天高皇帝远,滋生贪腐与暴政也在情理之中。

就在这时,茶馆外传来一阵喧哗声,伴随着官兵的呵斥与百姓的哭喊。

叶青山眉头微蹙,起身走到窗边望去。

只见街道上,几个身着西晋军服的士兵,正围着一个老妇人抢夺她手中的竹篮,竹篮掉在地上,里面的草药散落一地。

老妇人苦苦哀求:“官爷,这是我给我老伴治病的草药,求求你们还给我吧!”

为首的一个士兵满脸横肉,一脚踹在老妇人身上,恶狠狠地道:“治病?老子看你是想私藏货物!这普洱镇的一切,都得给官府上供,你的草药也不例外!”

周围的百姓敢怒不敢言,纷纷后退,生怕惹祸上身。

“这些官兵太过嚣张了!”

貂蝉眼中闪过一丝怒意,手握剑柄,便要上前。

叶青山抬手按住她的肩膀,轻声道:“稍安勿躁,先看看情况。”

夜姬看着被踹倒在地的老妇人,脸上露出不忍之色:“那老妇人年纪已大,若是再受惊吓,恐怕会出事。

而且她篮子里的草药,有几味是治疗肺疾的特效药,若是被抢走,她老伴的病怕是难以痊愈。”

叶青山目光微冷,对两人道:“你们在此等候,我去看看。”

说罢,他推门走出茶馆,缓步走到那几个士兵面前。

为首的横肉士兵见有人过来,瞪眼喝道:“哪里来的野小子,敢管老子的事?赶紧滚开,不然连你一起收拾!”

叶青山没有理会他的呵斥,弯腰扶起老妇人,捡起地上的草药,递到她手中,轻声道:“老人家,快起来吧,草药都捡回来了。”

老妇人感激涕零,连连道谢:“多谢公子,多谢公子!”

横肉士兵见状,更是怒火中烧,挥拳便朝着叶青山打来:“找死!”

这士兵的修为还不入品,在叶青山面前如同蝼蚁。

叶青山侧身避开他的拳头,指尖轻轻一点。

那士兵便如同被施了定身术一般,僵在原地,动弹不得,脸上露出惊恐之色。

其他几个士兵见状,纷纷拔出腰间的佩刀,朝着叶青山砍来:“敢伤我们大哥,找死!”

叶青山眼神一凝,周身灵气微动,一股无形的威压扩散开来。

那几个士兵只觉得浑身一僵,手中的佩刀纷纷落地,双腿发软,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地。

“你……你是什么人?”

横肉士兵惊恐地看着叶青山,他能感觉到眼前这个看似普通的年轻人,身上蕴含着恐怖的力量。

叶青山没有回答,目光冷冷地扫过他们:“西晋律法,严禁官兵欺压百姓,你们竟敢在此劫掠勒索,可知罪?”

“我们……我们是奉了张太守的命令,前来征收赋税的!”

一个士兵结结巴巴地辩解道。

“征收赋税?”

叶青山冷笑一声,“征收赋税需按律行事,岂能抢夺百姓的救命草药?

张统纵容手下为非作歹,鱼肉乡里,这笔账,日后自会与他清算。”

说罢,他指尖一动,几道青金色的灵气射出,打在几个士兵的穴位上。

几人顿时惨叫一声,浑身无力,再也爬不起来。

“滚!”

叶青山淡淡吐出一个字。

几个士兵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逃走了,临走时还不忘拖走那个僵在原地的横肉士兵。

周围的百姓见状,纷纷围了上来,对着叶青山拱手道谢:“多谢公子仗义出手!”

叶青山微微颔首,对老妇人道:“老人家,你老伴的病还需尽快医治,快些回家吧。

以后若再遇到此类事情,可去滇池城的百草堂求助,就说我让你们去的。”

老妇人连连点头:“多谢公子,多谢公子!”

送走老妇人后,叶青山转身回到茶馆。

貂蝉与夜姬见他回来,连忙问道:“门主,事情解决了?”

“嗯。”

叶青山坐下,端起刚送来的普洱茶,浅啜一口,“西晋的地方官员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张统身为交趾太守,纵容手下欺压百姓,恐会引发民怨。”

夜姬轻声道:“那老妇人说她老伴得了肺疾,我看她刚才咳嗽得厉害,怕是病情不轻,不如我们稍后去她家中看看,或许能帮上忙。”

叶青山点头同意:“也好,医者仁心,能帮便帮。”

三人吃过早饭,按照老妇人刚才离去的方向,一路打听,找到了她的家。

那是一间简陋的茅草屋,位于镇子边缘,屋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土炕和一张破旧的桌子。

炕上躺着一个中年男子,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正在不停咳嗽。

老妇人见叶青山三人前来,又惊又喜:“公子,你们怎么来了?”

“老人家,我们来看看你老伴的病情。”

夜姬走上前,拿出银针,“我略懂医术,让我看看吧。”

老妇人连忙点头:“多谢姑娘,多谢姑娘!”

夜姬坐在炕边,握住中年男子的手腕,闭目诊脉。

片刻后,她睁开眼睛,轻声道:“脉象虚浮,肺气郁结,是长期受风寒侵袭,又加上劳累过度所致。

幸好没有伤及根本,只需几味药材调理,再辅以针灸,不出半月便可痊愈。”

说罢,她从背上的药篓中取出几味药材,又拿出药臼,将药材捣碎,递给老妇人。

“这是止咳平喘的药方,你去镇上的药铺抓三副,每日一副,煎服后服用,我再用针灸为他疏通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