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剧烈咳嗽,脸色越发苍白。
士卒无奈叹了一口气:“唉,真是命运弄人。”
“先生,朝廷的科举并非只有一次,要不您还是下次再来试试吧。”
就在这时,一道粗狂的声音响起。
“怎么回事?”
一个身穿将军铠甲的壮汉走了过来,看向士卒,面带询问之色。
士卒连忙回答道:“回将军,此人名叫荀谊,此番前往皇城参加科举……”
那将军眉头一皱:“参加科举?距离科举不到两天了,看他这副病恹恹的模样,如何赶得上?”
士卒说道:“我正在劝他下次再来。”
将军闻言,摇头说道:“不行,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不能错过任何一个有才之人。”
“立刻背一辆马车,另外再找一位郎中来,本将亲自护送这位先生入皇城!”
听得此言,士卒愣住了。
将军亲自护送一个连具体才能如何的乞丐去皇城参加科举?
为妙也太……
一旁的荀谊也呆呆的望着将军,一脸的不可置信。
为了他一人参加科举,蛮山关主将亲自护送,也太兴师动众了吧。
“将军,这,这乞丐还不一定能看得上呢,何必您亲自护送?”一个士卒不解的说道。
将军瞪了一眼士卒,道:“你懂什么?赶紧去准备马车!”
士卒急忙应了一声,下去准备:“是!”
当天,蛮山关主将亲自护送荀谊赶往九江参加科举。
一路上,郎中在马车上贴身治疗,随时观察他的情况。
沿途中,还遇见了几个差不多情况的读书人,蛮山关主将也将他们一并带上。
十六个时辰后,马车赶到了九江郡城的群贤楼。
“哟。王将军,你不是正在镇守蛮山关吗:还有时间来皇城晃悠?”
群贤楼,一个中年人看向蛮山关守将,笑吟吟的说道。
中年人名叫陈杨,出自陈家,按照辈分,应该算陈公文的叔叔辈,能力不错,所以被分派来群贤楼,接待前来群贤楼的读书人。
蛮山关守将出自王家,王泰的那个王家。
如今的王家如日中天,远飞陈家可比。
因此陈杨见到王守将的时候,就急忙迎了上来,语气里满是交好之意。
王守将跟陈杨笑呵呵地说道:“有个来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因染了风寒,耽搁了行程,我就亲自送他来了。”
“沿途遇见了几个,也一起带了来。”
陈杨道:“此时本该是我需要做的事情,是在下经验不足,让这些读书人们受苦了,在下一定多加改正,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这次就多谢王将军了。”
“哈哈哈,都是在为陛下效劳,陈大人太客气了!”
荀谊和其他几个读书人进入群贤楼后,心里无比震惊。
朝廷为了方便他们读书人,竟然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庞大的群贤楼,专门接待他们。
这极大的减轻了他们的经济压力啊……
陛下,当真是贤明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