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昔年,昭仪和高家老夫人来往密切?”张婕妤膝下无子,一辈子的指望都在两个女儿身上,对婚嫁十分看重。
“算不上密切,就是老夫人和善,愿意抬举我而已。”明洛对高老夫人的厚德铭记于心。
从她还是个微末不入流没有名气的医师起,待她就和颜悦色。
多么难得。
张婕妤唏嘘不已,高老夫人已经过世多年,也因为老夫人的过世,长孙皇后一病不起。
“和善便好。不过高家其余人……昭仪可有所耳闻?”
明洛眼珠微微一转,凝了一缕静和的笑意:“张姐姐,不是我有意隐瞒或者故意说不记得,是我登门的都是长孙家,高家内部的人事……我真一无所知。”
张婕妤闻言跟着笑,还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是妾糊涂了。”
“不过张姐姐……高家夫人姓鲜于,姐姐可有见过?”明洛仿若无意问。
张婕妤眼里的微光凝了凝:“见过几次。可能是多年操劳的缘故,看着不像其他夫人那般富贵。”
这是比较隐晦的说法。
“当年高公被流放至岭南,鲜于夫人留下侍奉高母,性情相对强势干练一些,不然也撑不起一个……没了顶梁柱的家。”
还是那句话。
温柔娴静、岁月静好的娘子都养在闺阁,生在大富大贵家,抛头露面的,需要为生机操劳的,性情必须干练有主见。
“是啊,可不是。那些年高家……到今日,也是苦尽甘来。陛下如今待高家,相当不错……”
张婕妤絮絮叨叨着关于高家的一切,明洛在旁端着笑意,随意附和着,另一部分注意力落在屏风后玩耍的三个公主身上,只觉后半辈子这样过去也心满意足。
*
贞观十五年的正月热闹非凡,吐蕃来迎亲的队伍即将返程,李二以禄东赞为右卫大将军,并且打算把琅琊公主的外孙女段氏嫁给对方。
当然对方直接辞了。
说是国中自有妻室,乃是父母所聘,不可弃。说完父母再说主上,大意是君王尚未成婚,陪臣不敢先娶。
随即礼部尚书江夏王道宗持节送文成公主往吐蕃去。
明洛也随大流地登了宫墙,观看了这一盛景,溪娘非要拉着她往前看,她则干脆把溪娘托付给了兕子。
“宋娘娘好,好久没见娘娘来一道吃饭。”
李明达出落地亭亭玉立,极其文秀娴静,书卷气甚浓,一颦一笑都仿佛山间流下的溪泉,缓缓流入人心。
十岁不到的孩子身穿一身烟霞蓝底色的百子刻丝对襟袄子外罩着玫瑰紫百蝶穿花大毛斗篷,那样富贵艳丽的颜色原本只会让人显得老气,但李明达不仅压得住,甚至能让衣裳本身变得气质起来。
“公主安好。”
明洛对这位有史以来唯一被天子抚养的公主分外客气。
尤其在已知对方不长命的前提上。
反正她知道长乐公主死于贞观十七年,这一年的变故之多,强悍如李二怕也应付不过来。
他最心爱的一堆儿女,集体出了幺蛾子。
李明达总不会是十七年吧?
不对。
李明达是十二岁去世。
长孙皇后过世时李明达好像是五岁……
苍天。
按照历史上的情况,长孙于贞观十年去世,那时李明达要么五岁要么不足五岁,加上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