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会师(2 / 2)

“这字……”李二还真被吸引了过去,白内侍将字画举着更近了些,方便陛下点评鉴赏。

“并非臣所写,是前些年臣在长安获同僚所赠,大为震撼。”来人喜不自胜,脸颊都激动地红了。

溪娘也瞧着,嘀咕道:“他脸红。”

明洛倒不会耻笑爱进步的人,毕竟她也是费尽心思爬上来的人,清楚这份心态和想法。

“正常,阿姨第一次和你阿耶说话,也紧张得不行。”尤其李二已经是正儿八经的天子。

目前地表最强人。

做臣子的紧张太正常了。

“同僚?哪个同僚?”李二粗粗端详了一遍,发觉越看越值得琢磨,索性自己拿过来细看。

“是褚家四郎,说是他有好多幅,每幅还都有细小差异。”对方知无不言,答得很诚恳。

“褚遂良家的?”李二颇为诧异。

褚遂良的父亲褚亮是他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和其他出谋划策定江山谋大位的幕僚人才相比,褚亮的定位要纯粹得多。

他是相对纯正的文学人才,不是搞书法,就是给李二讲解各种经学,普及各种历史知识。

“正是。”

李二淡笑道:“他家还有这般人才,倒是未曾听说。这字虽说只有形似,但能惟妙惟肖到这份上,实属不易,也是下了苦功练的,不知要写多少遍。”

一针见血。

明洛苦笑一二。

和王羲之的洋洋洒洒浑然天成比,她这字就是精雕细琢的匠人工艺,少了天然多了刻意。

“说来也巧,臣也有这样一幅,落款亦如此。”

本以为这茬马上可以过去,偏还有想方设法和李二搭上话的臣子,明洛听他有条不紊地叙述这字的来源。

平康坊。

这三字一出,在场人都有微微色变,连李二的唇角都不受控地压下了一点,等此人提到一贯钱时,又有人坐不住了。

“只要一贯钱?”

“确实。”这人显然是长安来的旧人,言谈举止都很大方,见李二没打断他说话,侃侃而谈。

着重讲述了对方是位娘子以及不肯见面的事实。

”女子?“

李二不禁轻声道。

惹得明洛按捺不住地瞄向李二手上的卷轴。

”是从赵二家传出来的,对方不仅能书,还能作诗画画,画画也很独特,是用炭灰所画,几乎一个模子刻出来。”

明洛万万没想到,这么‘高级’的场合里,居然能有她的路人粉,对这一切如数家珍。

她这会还没料到身份可能会暴露。

但李二的目光已经有了停滞,不经意往她处看了眼。

炭灰……

多么熟悉。

平康坊,赵二家也和她有关。

本来听着不觉得,但细细思索开去,简直严丝合缝地对上。

”除了画画呢,她还会什么?“李二真就顺着问,不过眼底含了一抹精光,慢慢转着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