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流水(1 / 2)

长孙景禾,于贞观十一年的五月去世。

由于明洛的存在,长孙的死硬生生往后拖了一年左右的时日,但到底抵不过天生命数,盛年而殁。

李世民对此悲痛万分,依照皇后生前遗愿,依山而建昭陵,并在八月下葬后谥文德。

失去最大靠山的明洛自此在宫中开始了谨言慎行的日子,确切来说不算苦,是相当优渥的。

因为皇后的过世,使得李二对她所出的所有孩子格外偏爱,哪怕是皇后抚养过的非亲生公主。

溪娘是最小的嫡出女儿,且体弱多病,本就博得了不少关注,以至于养着溪娘的明洛跟着一道‘占便宜’。

只是本着做人的良知,明洛丝毫不敢借着溪娘去邀宠或者出风头,基本都是隔三差五送溪娘去立政殿和兄姐相处。

目前长孙的三子三女如下分布:

脚疾愈发严重的长子住在东宫,趁着兄长病想争太子位的李泰住在宫外,年幼思念母亲的李治住在李世民眼皮子底下。

长女已经出嫁,次女本来好像是城阳公主,会嫁给跟着李承乾谋反的杜荷,但这一世这位公主在明洛的‘危言耸听’下没出生,直接跳到了历史上唯一一名被皇帝亲自抚养长大的公主。

李明达,小名兕子。

她和李治都年幼,但已经有些懂事,属于适合被日理万机的李二抚养,溪娘太年幼,所以‘便宜’了明洛。

这份‘便宜’目前不显山不露水,没招来什么人的妒忌,李二数月不曾踏足后宫,明洛所居的淑景殿未曾接过驾。

她本人也发自内心不想接。

每每送溪娘去立政殿给李二‘过目’近况,以及和兄姐联络感情,她都识相地在一处小花园里等。

避免碰面吧。

希望李二足够有良心,为长孙守个一年的孝。

她百无聊赖地坐在石亭里观秋景,又是一年冬天,她和溪娘的冬衣昨日已经送到,李二也没忘了这个闺女,炭火添了好几大箩筐,以她‘奢侈’的用法也绰绰有余……

“阿姨。”

是溪娘的声音。

明洛忙回眸起身,却与抱着溪娘来的李二对上了视线。

“见过陛下。”

“起来。”李二淡淡答,大步跨上石亭。

“干坐着等,也不整个果盘?”

明洛尴尬一笑,识相地从李二怀中接过越发重的溪娘:“这多麻烦,况且刚吃过饭。”

“为何不进立政殿来吃?”

李二瞟她一眼。

“不打扰陛下和几个孩子。”明洛答得无比识相。

“是吗?朕当你是嫌立政殿的饭菜不合口味,喜欢回去开小灶吃。”李二稍稍思索了下,给出了个明洛反驳不得的说辞。

她是多么希望淑景殿能开小灶啊。

“没,没有小灶。”

溪娘语出惊人,一脸认真地对着李二说。

“没有?”李二瞧了眼明洛。

而明洛神使鬼差地意会了。

溪娘正是牙牙学语的时候,要不是明洛时常在溪娘面前念叨,三岁的孩子怎能说出没有小灶?

“妾只是偶尔说了句,没刻意教过溪娘。”明洛稍显哀怨地为自己辩解,轻轻叹气。

李二不置可否。

他能不清楚?

要不是他先问起开小灶,溪娘也不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