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富贵,怎么会不喜欢?”明洛顺嘴接话。
“那就成。”
许营德旁敲侧击了半天,终于主动问:“宋博士……你信中提及的,陛下意欲修缮行宫一事。”
“事先说好,我不确定具体时日,可能是今年年底,可能是明年初。”明洛立刻道。
许营德则反问道:“最晚是明年初是吗?”
“但这样,你就拔不了头筹了。”做臣子的,不能等陛下开口说了再去办,那不是简在帝心。
“是,所以要尽早。”
但这样,他许营德岂不是反面教材?
“你不用提得那么天怒人怨。或者你干脆和相熟的同僚知会一声,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
明洛太晓得贞观朝的风气,李二为了彰显自己的胸襟气量以及和杨广不是一路人的做派,对纳谏相当包容,一直极度鼓励。
导致不管是什么事,哪怕是所谓的好事,也要有臣子蹦跶出来闹腾一通,唱一唱反调。
有点过犹不及的味儿。
好比李二后来不那么克己,逐渐开始修行宫,自然有‘沽名钓誉’的臣子上奏反对。
“就是许某去上奏,然后他来批判许某和陛下?”许营德眨了眨眼,这不是……欺上瞒下吗?
“也可以换下次序。”明洛直言不讳。
操作途径有很多种,全看个人天分。
许营德沉默不语。
这多少有点投机取巧了,为了博点在陛下跟前的好感和名望,值得如此用心盘算?
而且这样安排,万一被陛下知晓,罪名要咋算?
“现在御史台……长官是谁?御史大夫是可以弹劾百官的对吧?”明洛先打听下。
寻常官僚应该是没有勇气和李靖对着干的,人家到底刚立了大功,李二也没那么卑劣。
那么应该是最名正言顺的那位。
所谓监察百官的御史大夫。
多为政绩卓着且有声望的老臣。
“是萧公(萧瑀),新封的。”许营德还没从上一个话题摆脱,便浑浑噩噩扯进了下一个话题。
御史大夫怎么了?
“这位啊。”
好有名的。
算是从武德朝混到贞观的。
喔不对。
萧瑀……这他不会和萧皇后沾亲带故吧?
啊?
他的萧是南梁的那个萧吗?
明洛觉得自己记忆有些错乱。
可惜真想不起来。
“他是萧皇后的族亲?”明洛选择直接问许营德。
这么有名的人际关系,她不知道总有人知道吧。
生平第一次,明洛从对方脸上捕捉到了一丝无语的神情,“萧皇后是他亲姐姐,他和隋帝一块大的,关系不错。”
“啊?我记得萧瑀不是因为进谏隋炀帝被贬吗?”明洛迷糊道。
“宋博士……”许营德似乎有点忍无可忍,但不是针对明洛偶尔抽风式的无知,而是他百思不得其解。
“那是萧公,你怎么能直呼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