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她觉得良财不差,但他更多的是倾向管家类的管理型人才,不是她想要的类型。
不过转念想想,她自己也没十全十美,有能耐到能让他人信服,世道于女子从来艰难,她寻不到是正常的。
或许,她应该对积善堂更上心点?
从小培养好苗子,日复一日地洗脑?
她午后掐着点去了趟长孙府上,按惯例为高老夫人诊脉,老夫人午睡刚醒,气色瞧着一般,和最近气势如虹,烈油烹火的长孙家恰恰相反。
“老夫人这几日未睡好吗?”
怎么会呢。
女婿要做天子了,女儿要做皇后了,满门都要改头换面飞黄腾达了,这时候正常的老人家就算生着病,怕也能生龙活虎,到处蹦跶转悠。
“看来眼下乌青太重。”高老夫人声音都有些嘶哑。
秋风尚未吹起,怎么老夫人的身体已经看着这么糟糕?
高老夫人叹息道:”多有思虑而已,宋医师倒沉得住气,果真后生可畏,人老了难怪不中用。”
“老夫人说的什么话,您福气在后头呢,不管今后如何,起码高家的体面富贵这一世全了。”
明洛没提长孙家。
毕竟她是先知,流淌着长孙家血脉的李治对舅舅一家可称不上宽厚,可明明他能荣登九五是因为他的母亲姓长孙啊。
“是啊,连你都那么小心。”高老夫人不胜唏嘘,“你都不敢说是长孙家。”
“外戚也没什么不好的,秦王对王妃感情很深。”
“事已至此……”高老夫人由婢女扶着起身,萎靡不振地靠在青花弹枕上,望向窗外夏末的浓浓绿意。
“方子我给夫人您调节一二,可否?”明洛斟酌再三,决定换一下老夫人平素吃的方子。
“你作主就是。”
比起行踪不定,云游四海的孙神医,高老夫人自然更喜欢定居长安随叫随到的宋明洛。
至于孙神医回京……她都懒得再派人去请。
前几次孙思邈回京,明洛不是躲在洛阳避人,就是随军在东南西北吃苦。
这回她总算能一睹古时名医的风骨水平了。
这位活过了许多朝的皇帝,历经数朝,似乎到李治年间才驾鹤西归,妥妥高寿。
且人家真的不爱功名利禄。
和明洛掉钱眼里的样子截然相反。
只是她没想到这位孙神医主动来了她的积善堂,等来人回报于她时,对方已经翩翩然离开了。
她正听着姚九关于李耘富的综述。
籍贯年岁没什么值得说,但男人常有的毛病里,他占了个好色,属于因此妻离子散的那种。
把门当户对的妻子嫁妆花在了平康坊,加上自身差事黄了,勋级被夺,搁谁都想着和离。
“他如今以何谋生?平康坊可是销金窟。”明洛疑惑。
“和咱们差不多的。”姚九挠了挠头,“给之前的上峰看家护院求一口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