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取得不了短暂的压制,那才叫绝望呢?
随着贼军的反应过来,以及精锐部队的加入,战线慢慢维持住了,一寸寸地往里挪。
但这时,明洛发觉了若干不和谐因素。
居然有己方士卒不顾贼军的增援,不止停下对峙去捡军械盔甲,更有人迫不及待地去割贼军首级。
有一就有二。
表率的力量无穷。
明洛站在那么远的地方,居然能看到成规模的唐军三心二意,浑然不管前方的同袍怎么个情形。
她恨不得立刻让督战队上去拔刀挥鞭。
不过有人这样做了。
史万宝早有预计,直接命亲兵去督战,远没有明洛预想的那种训斥怒喝,而是直接刀起刀落,硬是在唐军里杀出一片血色。
见了血后,肉眼可见地,那条分割出来的线停滞了,无人再敢回头,再敢闲庭漫步。
“非得如此。”
她轻声呢喃。
“此言差矣,人性如此,那些将士抛洒性命,求的不过是些许浮财。”杨道然是李道玄之前几战提拔上来的平民将领,此战中被他调拨到其他部,统领一部分降兵新兵。
明洛面对同僚同袍,自然处处妥当,她笑言道:“这个人之常情,大王也没有不许的意思,不过战时,到底得讲规矩。”
“确实,不过敢问宋参军,为何一定要大王分出一部留作后手?这等规模的战役,本该倾力一掷的。”杨道然语意恳切,架不住其中依旧含了一分埋怨。
他虽然披了甲,但没有上场。
如果大胜,他连喝口汤的资格都没有,怎能不惋惜?
明洛回眸盯视住他:“因为战场瞬息万变,我拿不准史总管的心思,不过这些都是其次。主要是史总管对大王……杨将军明白否?”
“明白。但莫非总管还敢坐视大王身陷阵中?”杨道然略一思索,愈发不解。
明洛眺望着战局,轻声道:“此大王非彼大王,况且陛下的用心如此,史总管难道感受不到吗?”
换作秦王,那是没人敢。
因为一旦秦王身死,李渊必定大做文章,至少夷族起步,来趁机接收安抚秦王派的势力。
但李道玄不是。
以李渊对某些宗室秦王的呵斥待遇,搞不好都不会有啥罪。
杨道然压根没往更上层的用意琢磨过,这会儿按照明洛提供的思路一发散,那简直不寒而栗。
大冬日的,莫名发了一层细汗。
“说白了,能打的将领都是秦王手下的,淮安王是,史总管也是。陛下何乐而不为?”
李渊都刻意选了和李二捆绑得不那么紧密的李道玄和史万宝。
一个是宗室,一个是元从。
两败俱伤也不错啊。
“而且杨将军莫担忧,若是能一战功成,必定有你部用武之处。”明洛没有一点脾气,因为她知道杨道然不一定全为自己考虑,还有部下鼓噪怂恿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