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拧巴(2 / 2)

等今日俩兄弟一道出来散心吃喝,刚在堂中落座便被一活络的小郎君塞了一张纸,最右方工整地写着信件邮递四个字。

左边写着开通邮递信件的乡镇村落,细则非常具体,还有价格面议的物品邮递服务。

“张先生玩笑了。宣笔名贵,便是其中下品,也绝非我这炭笔能比。承蒙先生喜欢,您留着当个念想吧。”

明洛多少有些小心。

按理说,她这样敏感有仇家昔日为奴婢的小娘子合该老老实实待在家中做女红,长安城到处走到处忙碌是不妥当的。

偏生明洛哪里能甘心认命。

哪怕往上搏的路上风险重重,她也忍受不了最下层的苦难愚昧和对女性的压迫。她必须上进、必须钻营。

所以同意张才实成为支部一员,固然存在风险,但她总要尝试着走出去,总要勇于面对,总要承担风险,这样才有可能给自己的将来挣出一条独立的路来。

不是依附谁,不是某某的妻。

“那在下便笑纳了。”张才实问起她随军的事由来,还扯了自家姊妹作借口,说是意图效仿。

明洛哪里听不出他是借着此话变相打听自己,几乎称得上三缄其口,最后在一番推诿扯皮下,她勉强将长安西边一块划给了张才实。

“奴看娘子,很忌惮这位张先生。”

若姚在日渐被重视的前提下,开始主动表达自己的看法。

趁着几个男奴去牵车马的间隙,明洛不咸不淡地笑:“你晓得他在哪里当差吗?”这位水平和杨观齐截然不同。

裴寂再拉胯,也是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人精,他能看上给自己或儿子参谋的人,会差到哪里去?

“裴公……是某位大臣吗?”若姚只能从公这个称谓上判断,一般寻常官员,当不起这字。

明洛耐心给她科普:“是宰相。陛下听说从不直呼其名,只喊裴监。”

唐朝的官职确切来说,没有宰相或丞相这一职务。历史书上写的三省六部,即中书门下尚书。

这三省长官分别为中书令、侍中、尚书令。

简而言之,是群相制。

每个省的长官都可称为宰相。

后来因李世民担任过尚书令,之后尚书省的长官为左右仆射,贞观年间常年为房乔与另一人搭档。

若姚瞄了眼明洛轻快下来的脸色,轻声问:“换做平时,娘子不都对这些人比较热忱吗?”

明洛只微微一笑,不说话了。

她这点道行,是不够张才实这种人尖子瞧的。她能做的,就是避免打交道,省得徒增事端。

可对于荣华富贵的追求,令她做不到安分守己。

明洛认为自己,成了一个类曹操的拧巴人物。

这不是她认为自己的功业能耐精神能够与魏武相比,而是那种心性。

人曹操一面在诗歌里豪情万丈怜惜民生的大丈夫姿态,一面在现实里搞拆迁屠城泄愤的小人行径。

一面搞什么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求贤令,一面暗戳戳的唯士族而举。

以及一面自说自话作风简朴,一面捣鼓铜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