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冷不丁想起自家娘子的口头禅。
平娃直接将五六个小娘子拉了出来,说说是姑娘家,可打扮得不比男孩子更精致秀丽,反而因着体格力气的缘故,显得更加没有精神和气血,骨瘦如柴不必说,还有个跛脚的,走路一高一低。
“平郎君,奴识得几个字。”这残疾的看平娃盯着她出神,忙红着脸为自己争取。
怪道能在残酷的修罗场坚持那么久。
“说得清楚些,我好去和娘子说。”平娃鼓励地看着她。
若桃声音轻哑:“奴能读千字文。”
了不得了。
周遭果然有人投来了极其不善的视线。
这也变相促使平娃决定好了带走的三人人选。
一个是他当初玩得最好的小伙伴——会伺候马的有梁,一个是他曾视作妹妹对待的安安,最后一个便是能读千字文的若桃。
平娃轻轻舒了口气,其实真按明洛的心思来挑,前两个或许不好说,最后一个却是板上钉钉的。
光从功利性的角度出发,那良财不错,说话声音不小,稍稍会看脸色,还有一技之长,模样周正。
可是……
人都有私心。
尤其在他有了一点点小小的权利后,平娃静默地交代了有梁,让他帮着俩小娘子收拾好东西,一块与他走。
“敢情是延福坊的宋娘子?”中人在接过印鉴画押的钱庄兑票时细细看了两眼,忽的意识到了什么,颇为意外道。
平娃收回心中诸般心思,强打起精神恭敬道:“主家确实居于延福坊。”
“可是从医的宋医师?”中人一脸期待。
猝不及防下,平娃没有意识撒谎,也觉得不必多此一举,大方应了:“正是我家娘子。”
“久仰大名。之前多有唐突,还请郎君莫要挂怀。”与做生意的客气热络不同,中人这次的姿态从头到尾体现出对他主家的恭敬。
平娃万万没想到自家娘子行医的名气如此响亮,一时怔忡反应不过来。
中人顾不上他的游离神情,沉吟不过片刻,再度失笑着回首看了眼巴巴盯着他俩的小家伙们,示好道:“平郎君既是真心实意,某也感谢昔日宋娘子救小妹的恩情,郎君可再选三个人走。”
平娃却彻底呆住了。
他听得懂中人话里话外的宽和热情,也明白知恩图报、借机卖好的事实逻辑。
可他有什么立场替明洛做主,领奴婢回家啊?
大家伙儿吃的是宋家的粮食,住的是宋家的宅子,就是自家娘子也不一定完全说了算的,一家之主可是宋阿郎。
一瞬间,他似乎明白了点什么。
缘何明洛叮嘱过他,须得小心行事,不可声张,连她父母都要瞒在鼓里。
平娃的心激荡不已,一会儿热得发烫,一会儿又坠入寒冰深渊,直把他折腾地心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