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躬身道:“陛下锐意进取,革除积弊,臣等自当竭力辅佐。”
房玄龄亦道:“陛下所议诸策,皆切中时弊,老臣深以为然。只是……推行之初,恐仍有阻力,需循序渐进,方为稳妥。”
李恪点头:“房相老成谋国,朕明白。然,有些事,可以缓;有些事,却需趁势而为。譬如这考课之法,便不容拖延。”
他知道,这些老臣是帝国的稳定基石,但也需用新血来激发活力,用新法来打破僵化。平衡与推动,将是他未来施政的主旋律。
与此同时,立政殿内也并非死水一潭。崔芷柔以皇后之名,下令缩减宫中部分不必要的用度,将节省下来的钱帛,一部分充入内帑以备不时之需,另一部分则交由尚宫局,用于抚恤此番因贪腐案受累、家眷无辜的下层宫人,或赏赐那些在风波中恪尽职守者。恩威并施,令宫中人心渐安。
她还时常召见一些品级较高的命妇,言语间并不涉及朝政,只关切各家子女教养、农桑之事,姿态温婉,却无形中传递着中宫崇尚节俭、重视家风、关心民生的态度,影响着外命妇们背后的家族风向。
夜幕降临,李恪再次来到立政殿。连日操劳,他眉宇间带着疲惫,但眼神依旧明亮。
“大家今日在朝堂之上,真可谓雷霆之后,沛然春雨。”崔芷柔递上一盏安神茶,轻声道。
李恪接过茶盏,苦笑一声:“春雨虽好,能否滋养万物,还需看天时地利。破易立难,接下来的路,只怕更为艰辛。”
“然大家已开其端,奠其基。”崔芷柔目光沉静,“臣妾相信,只要方向不移,假以时日,必能万象更新。”
李恪看着她,心中的些许浮躁渐渐平息。他握住她的手:“这宫中,有你在,朕便觉得,这偌大长安,总有一处是踏实温暖的。”
帝后二人,于灯下对坐,虽不言不语,却自有默契流转。前朝的波澜壮阔,与后宫的润物无声,在这一刻,完美地交融在一起,共同支撑起这新朝的天空。
新政肇始,万象待新。
旧的阴霾已被驱散,新的蓝图正在年轻的帝王与他的贤后手中,缓缓铺陈开来。大唐的永徽时代,在经历了一番彻骨的寒凉后,终于迎来了孕育生机的早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