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血染朝霞,乾坤初定(2 / 2)

刽子手的鬼头刀在初升的朝阳下划出刺目的寒光,一颗颗头颅滚落,鲜血染红了校场的黄土。没有繁复的审判,只有帝国律法与钦差权威最直接的体现。哀嚎求饶声、百姓远远观望的惊呼声、以及李积那如同金铁交鸣的宣判声,交织在一起,宣告着旧秩序的崩塌。

当朝霞终于染红天际,长安城的骚动渐渐平息。一份初步的名单被送至李恪面前,上面罗列着已被锁拿的朝官十七人,勋贵三人,涉及户部、工部、内侍省、尚宫局以及数个地方州府。这还仅仅是长安的核心人物,其在地方上的党羽爪牙,更是不计其数。

李恪转身,步入紫宸殿,坐回那张象征着至高权力的龙椅。他提笔,在一道早已拟好的诏书上,用朱笔重重批下了一个“可”字。

片刻之后,宏亮的钟声自宫城响起,传遍长安。百官身着朝服,怀着各异的心情,再次步入含元殿。只是这一次,殿内的气氛凝重得几乎让人窒息。御座之上的年轻帝王,面容冷峻,目光扫过下方,不少官员下意识地低下了头,不敢与之对视。

没有冗长的训诫,只有一份由内侍高声宣读的《肃贪诏》。诏书中,详细列举了此番查获的主要罪状,从江南河工的触目惊心,到宫内采买的蠹虫横行,言辞犀利,字字千钧。每念到一个名字,殿中便有一阵难以抑制的骚动。

“……以上诸犯,目无君父,蠹国害民,罪证确凿,天理难容!着,主犯皆押赴西市,明正典刑,抄没家产,夷其三族!从犯依律严惩,流放、贬黜,绝不姑息!……”

冰冷的判决回荡在宏伟的殿宇中,带着血的气息。有人瘫软在地,有人面无人色,也有人暗自松了口气,或拍手称快。

“朕,初登大宝,本欲与诸卿共承先帝遗志,开创盛世。”李恪的声音终于响起,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然,树欲静而风不止。此等蠹虫,不除不足以正朝纲,不除不足以安天下!望诸卿引以为戒,克己奉公,勿谓言之不预也!”

朝会在一片压抑的寂静中结束。当百官走出含元殿,看到广场上那尚未完全清洗干净的血迹(那是凌晨锁拿抵抗者时留下的),无不凛然。

阳光普照,乾坤初定。

这一日,长安西市的刑场,血流成河。

这一日,帝国的肌体,经历了一场痛彻骨髓的切割。

这一日,年轻的新君李恪,用最残酷的方式,向天下宣告了他的权威与意志。

而此刻,立政殿内,崔芷柔正平静地修剪着一盆秋菊。风暴过后,生活还要继续。她知道,经此一役,李恪的皇位将更加稳固,但未来的路,依然漫长。而她,将一如既往,立于他身侧,看这万里江山,如何在新朝的阳光下,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