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祭之日,天色未明,长安城却已苏醒。朱雀大街净水泼街,黄土垫道,仪仗森严,旌旗蔽日。文武百官、宗室勋贵,按品阶着朝服,于承天门外列队静候,气氛庄严肃穆,鸦雀无声。
皇帝依旧未能亲临,监国亲王李恪代行祭天之礼。他身着十二章纹衮冕,玄衣纁裳,玉带博冠,立于御辇之上,面容沉静,眸光如深潭,虽年轻,却已具凛然威仪,令人不敢直视。御辇缓缓而行,在百官簇拥下,前往南郊圜丘祭坛。
崔芷柔作为官眷,亦在命妇队列之中,位置不算靠前,却能清晰看到祭坛方向。她穿着一身符合规制的青色命妇礼服,妆容清淡,目光平静地注视着前方那挺拔而孤高的身影,袖中手指微微蜷缩,捏着一小块硬物——那是她从祖父旧札记中发现的,一枚刻着奇异符号、质料非金非玉的令牌残片,与那流言似乎有着某种隐秘的关联。
祭坛高耸,香烟缭绕。钟磬齐鸣,雅乐奏响。李恪步履沉稳,依古礼一步步登上圜丘,诵读祭文,献上祭品,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庄重,仿佛与这古老仪式融为一体。阳光穿透云层,落在他衮服之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恍若天神。
一切看似顺利进行。然而,就在李恪即将完成最后一道仪式——亲手点燃圣火,敬告上天之时,异变陡生!
祭坛一侧,负责捧持火种的礼官,忽然身体一僵,眼中闪过一丝诡异的光芒,本该平稳递出的长明火烛,竟猛地脱手,带着熊熊火焰,直直朝着李恪的面门和那繁复的衮服摔去!与此同时,下方人群中,不知何处传来数声尖锐的呼哨!
“护驾!”
“有刺客!”
场面瞬间大乱!侍卫们蜂拥而上,官员们惊呼躲避。那摔落的火烛若是点燃了李恪的衣物或引发祭坛混乱,不仅是失仪,更是对上天的大不敬,足以严重动摇他监国的合法性!
千钧一发之际,李恪竟似早有预料,并未慌乱后退,而是猛地一甩衮服广袖,卷起一股劲风,将那飞来的火烛势头带偏了几分,同时足下巧妙地一勾一挑,将身旁一座沉重的青铜祭器踢起,堪堪挡在身前!
“哐当!”火烛撞上青铜祭器,火星四溅,未能伤及李恪分毫!
几乎在同一时间,玄影与数名混在官员和侍卫中的“青鸟”好手暴起发难,如猎豹般扑向那名失手的礼官以及人群中几个随着呼哨声试图制造混乱、袖中暗藏利刃的身影!刀光剑影,惊呼惨叫,瞬间打破了祭典的庄严。
“拿下逆贼!保护殿下!”玄影厉喝,指挥若定。
混乱中,崔芷柔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但她强迫自己冷静,目光急速扫视全场。她看到李恪安然无恙,心中稍定,随即注意到,那名被制住的礼官,在被押下去前,目光极其隐晦地朝魏王李泰的方向瞥了一眼,而李泰脸上,则飞快地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失望与阴鸷。
果然是魏王!他竟敢在春祭大典上行此险招!
然而,就在大部分注意力都被祭坛上的惊变吸引时,崔芷柔眼角的余光瞥见,命妇队列后方,一个低着头、身形看似普通仆妇的女人,正借着人群的骚动,悄无声息地向她靠近,一只藏在袖中的手,似乎握着什么!
是针对她来的!是因为她查到了什么,还是单纯想利用她来打击李恪?
崔芷柔心中警铃大作,她不动声色地向后退了半步,靠近身后一位相熟的郡夫人,同时,捏着那枚令牌残片的手微微用力,尖锐的棱角刺痛了她的掌心,让她保持清醒。她不能慌,不能成为他的拖累。
那“仆妇”越靠越近,眼中凶光一闪,袖中寒芒乍现——是一柄淬毒的短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