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监国新政,梅影谏言(2 / 2)

而李恪也听从建议,将具体核查、评议之事交由吏部、御史台及几位信重的宰相负责,自己则专注于把握大方向和处置重大争议,果然轻松不少,更能从全局着眼。

吏治革新稳步推进的同时,另一条暗线也在紧张进行——针对将作监少监韦挺的调查。

根据崔芷柔“投其所好”的提示,王德安排的人手,那位化名“江南富商金不换”的百骑司精锐,已成功凭借几件珍贵的先秦青铜器仿品(实为真品做旧,以防追查)和渊博的金石学识,赢得了韦挺的信任与赏识。两人时常在西市“博古斋”把玩古董,饮酒畅谈。

这一日,王德带来消息:“王爷,‘金不换’回报,韦挺昨日酒后颇为得意,言及其舅(侯君集)生前曾收藏有一批‘稀世奇珍’,不仅限于古玩,更有一些‘关乎国运’的‘图纸’和‘秘录’,藏于一处极其隐秘之地。韦挺言语间颇为暧昧,似乎知晓些什么,但并未深谈,似有顾忌。”

“图纸?秘录?”李恪眼中精光一闪。这极有可能就是指格物司流失的图纸,或者侯君集与其他势力往来的密信!

“可知藏于何处?”

“韦挺口风甚紧,未曾透露。‘金不换’恐追问过急引其疑心,未敢深究。不过,韦挺提到,其舅曾言,那处秘藏,‘非血脉至亲与信物,不可开启’。”

血脉至亲?信物?李恪沉吟。韦挺是侯君集外甥,符合血脉至亲,但信物何在?侯君集府邸已被抄没,并未发现特殊信物。

他再次感到线索似乎触手可及,却又隔着一层迷雾。他习惯性地想寻求那双清冷眸子的洞察。

这一次,他未写信,而是让暗卫带去了一句口信:“韦氏言及侯之秘藏,关乎国运,需血脉信物。线索在此,如何取之?”

崔芷柔的回馈来得更快,依旧是一张薄绢,内容简洁却直指核心:

“侯性狡黠,秘藏之地,必非常所。信物或非实体,可为暗语、印记,乃至……特定之人。韦既知情,其本身,或即为‘信物’之关键。可诱其自泄,或……从其身边至亲、旧仆处着手。西市嘈杂,或非深谈之地。”

李恪恍然!自己一直拘泥于实体信物,却忘了侯君集这等老奸巨猾之辈,可能用的更隐蔽的验证方式!韦挺本人,或者他身边的亲近之人,很可能就是钥匙!而“西市嘈杂”更是提醒他,那种龙蛇混杂之地,并非套取核心机密的最佳场所。

“告诉‘金不换’,”李恪对王德下令,“设法将韦挺引出西市,可借口发现更隐秘的古董交易场所,或邀其至我们控制的、看似安全的私宅赴宴。同时,立刻秘密排查韦挺府中老仆、心腹,尤其是侯君集旧府遣散之人,看看有无知情者!”

“是!”王德领命,眼中露出佩服之色。王爷(或者说王爷背后的高人)的思路,总是如此清晰刁钻。

一场围绕韦挺及其可能掌握的“秘藏”信息的暗战,在长安城的阴影下,悄然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