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蛛丝马迹,兰台夜话(1 / 2)

崔府的接风宴,最终在一种表面和谐、内里却暗流涌动的氛围中结束。崔仁师亲自将李恪送至府门,言辞恳切,礼数周全,但彼此心照不宣,许多话并未说透。

回府的马车上,李恪闭目养神,脑海中却反复回响着崔芷柔最后那句“长安春暖,亦多风雨,望殿下珍重”,以及她那双清澈却仿佛能洞悉世事的眼眸。

“王德。”他忽然开口。

“王爷。”马车外的王德立刻回应。

“查一查,今日崔府宴席所用的酒水、食材,尤其是最后那盏茶,来源何处,经手之人。”李恪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丝冷意。

王德心中一凛:“王爷是怀疑……”

“小心无大错。”李恪睁开眼,眸中锐光一闪,“崔司徒或许无意,但难保没有人想借他这方宝地,行些鬼蜮伎俩。尤其是那盏茶……味道,有些特别。”

他自幼在宫中长大,后又历经沙场,对药物毒理虽不精通,但嗅觉和直觉却异常敏锐。那盏茶入口回甘,却隐隐带着一丝极淡的、与茶香本身不符的异样气息,若非他五感远超常人,几乎无法察觉。

“属下明白!立刻去查!”王德语气肃然。若真有人在崔府宴席上对王爷下手,其心可诛!

回到吴王府,李恪径直去了书房。他需要静下心来,梳理今日入宫及崔府之行的种种细节。父皇的敲打与制约,皇后的关切与试探,崔仁师的示好与观察,还有那神秘莫测的崔芷柔……

他铺开纸张,提笔蘸墨,却并未写下只言片语,只是任由思绪流淌。长安这潭水,比他离京前更深,也更浑了。

约莫一个时辰后,王德悄无声息地进入书房,脸色凝重。

“王爷,查到了。”

“说。”

“宴席酒水食材皆由崔府惯用的商铺供应,来源清晰,暂无问题。唯有那最后奉上的清茶……”王德顿了顿,“并非崔府常用之茶,据崔府管家言,是前几日一位游方僧人赠予崔司徒的,说是雪山珍品,有清心明目之效。崔司徒素好茶道,便收下了,今日特意命人沏来招待王爷。”

“游方僧人?”李恪眼神一冷,“人呢?”

“赠茶之后便离去,不知所踪。属下已让人根据管家描述绘制画像,全城暗查。”

“茶渣呢?”

“已秘密取回,正在让随行的格物司药师查验。”

李恪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看来,是有人算准了崔司徒好茶,借僧人之手投石问路。若非本王察觉有异,只怕……”他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已然明了。此计若成,既可除掉他李恪,又能嫁祸或至少牵连崔仁师,一石二鸟,何其毒也!

“王爷,此事是否要告知崔司徒?”王德问道。

李恪沉吟片刻,摇了摇头:“暂时不必。崔司徒为人刚正,若知晓此事,必会大动干戈,反而打草惊蛇。你暗中加大排查力度,务必揪出那僧人和幕后主使。另外,府内一应饮食,需更加谨慎。”

“是!”

王德领命退下。书房内再次恢复寂静,只余烛火噼啪作响。

李恪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陇山刺杀,崔府毒茶……他回京不过两日,便已遭遇两次暗算。这长安城内的敌人,似乎比吐蕃的明刀明枪更加防不胜防。

就在他凝神思索之际,一阵极轻微的、几不可闻的叩门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