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目光转向苏定方:“定方,由你亲自统领,‘疾风营’抽调五百最精锐者,另选五百熟悉山地、耐苦战的斥候、跳荡兵,组成千人轻骑。人不解甲,马不卸鞍,携带半月干粮,每人配双马,以最快速度,自祁连山隘口隐秘潜入,直插伏俟城!”
“你的任务,不是占领,而是摧毁!焚其粮草,毁其武库,若有可能,擒杀其作乱头人!记住,动作要快,如雷霆一击,得手后立刻远遁,不可恋战!要让所有心怀异志的部落看看,即便躲在天涯海角,大唐的天威,亦能瞬息而至!”
苏定方闻言,非但没有惧色,反而兴奋起来,抱拳喝道:“末将领命!必不负王爷重托!”
这种长途奔袭、直捣黄龙的战术,正合他这种悍将的胃口。
李恪又看向王德:“王德,百骑司全力配合,提前摸清伏俟城布防、粮草囤积点及头人住所,为苏将军提供最精确的指引。同时,在河西制造大军集结,准备正面清剿的假象,迷惑叛军与吐蕃眼线。”
“臣明白!”
最后,李恪对裴矩道:“裴侍郎,此番军事行动,乃应对吐蕃挑衅、稳定边境之必要手段。一切后果,由本王一力承担。还请侍郎如实奏报陛下,恪,非是好战,实乃不得不战!”
裴矩看着李恪那坚毅果决的面容,心中暗叹此子确实有太宗皇帝年轻时的魄力与担当。他拱手道:“殿下为国之柱石,既已决断,矩自当据实上奏。望苏将军旗开得胜,扬我国威!”
计议已定,整个庭州及相关的河西军事体系立刻隐秘而高效地运转起来。
三日后,夜色深沉。祁连山一处隐秘的峡谷中,千名精心挑选的唐军精锐悄无声息地集结。他们人人轻甲,背负强弓劲弩,腰挎横刀,更有部分骨干配备了短管的“惊雷铳”与数枚威力减半用于攻坚的“震天雷”。每人身旁,都伫立着两匹神骏的河西骏马。
苏定方一身黑色皮甲,立于队前,目光如电,扫过这些沉默却散发着精悍之气的儿郎。
“诸位!”他的声音在峡谷中低沉回荡,“王爷将此番重任交予我等,是信任,亦是荣耀!此去,山高路远,敌众我寡!但我等乃大唐锐士,手持利刃,身负国恩!此战,不仅要胜,更要胜得漂亮!让吐蕃崽子,让那些叛乱的胡酋知道,犯我大唐天威者,虽远必诛!”
“大唐万胜!”千人低吼,声音压抑却充满力量,惊起了林间宿鸟。
“出发!”
苏定方大手一挥,千骑如离弦之箭,冲出峡谷,融入茫茫夜色与崇山峻岭之中,向着叛军的心脏地带,疾驰而去!
庭州城头,李恪遥望南方漆黑的夜空,仿佛能感受到那支利剑破空而去的锋芒。
“松赞干布,你的第一招,本王接了。接下来,该你尝尝我大唐锐士的滋味了!”
金风送爽,却带着凛冽的肃杀之气。帝国的砥柱,不仅稳守中流,更已磨砺出无坚不摧的锋刃,即将斩向一切来犯之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