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州的清洗行动如一场无声的秋雨,涤荡了暗处的污浊,却未惊扰市井的繁华。随着最后一名潜伏的吐蕃“雪豹”暗探在严刑下吐露完所知情报后被秘密处决,庭州城内部,暂时恢复了铁板一块的稳固。
李恪的奏疏与密报,如同投入长安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正以官道驿马的速度,反向扩散至帝国的边疆。正式的朝廷旨意尚未抵达,但来自兵部与百骑司系统的先行文书,已经通过特殊渠道送到了李恪的案头。文书中的措辞,已然带上了明显的倾向性,预示着皇帝陛下对吴王所奏之事的重视与认可。
这一日,李恪并未居于都督府内运筹帷幄,而是轻车简从,出现在了位于庭州城西的格物司分院。
此处分院规模虽不及长安总部,但围墙高耸,守卫森严,五步一岗,十步一哨,皆是百骑司精锐与忠诚的安西军老兵,其戒备程度,甚至超过了都督府。经过“牧羊人”事件,格物司的重要性已被提升到战略高度。
分院负责人,是沈括的一位得意门生,名叫周钧。他引着李恪,穿过层层检查,进入了一座巨大的工棚。工棚内热气蒸腾,锤击声、打磨声、工匠们的号子声不绝于耳,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王爷,遵照您的指令和沈大人传来的新图纸,我等日夜赶工,‘惊雷铳’二代的原型已打造出十支,正在进行最后的风沙与耐久测试。”周钧指着工棚一侧的测试区域说道。
只见几名工匠正操作着数支造型更加精炼、枪管更长的火铳,对着远处覆满沙土的特制厚甲进行射击。相较于初代惊雷铳,二代产品不仅射程有所增加,装填速度也因改进了药室和引火结构而快了几分,更重要的是,其枪管采用了新的冷锻工艺,寿命大大延长。
李恪拿起一支已经通过测试的惊雷铳,入手沉甸,冰冷的金属触感带着一股肃杀之气。他仔细检查着铳身的每一个细节,点了点头:“不错。产能如何?”
“回王爷,若材料充足,剔除次品,每月可稳定产出合格惊雷铳五十支。若扩建工坊,增加熟手工匠,产能还能提升。”周钧恭敬回答。
“五十支……暂时够了。”李恪沉吟道,“优先装备苏定方将军麾下的斥候营与选锋营。形成小规模精锐战力,比分散配置效果更佳。”
“是!”
离开惊雷铳工棚,周钧又引着李恪来到一处更加隐秘,守卫甚至配备了惊雷铳的独立院落。这里,是火药改良与新品研发的所在。
“王爷请看,此乃根据您提出的‘爆炸威力’与‘投掷便利’之构想,沈大人与属下等人反复试验,弄出的新玩意儿。”周钧指着桌上一排大小不一的陶罐、铁球说道。
这些罐体、铁球表面粗糙,引出一根粗细不等的引信,看起来其貌不扬,但李恪却知道其中蕴含的恐怖力量。
“根据装药量不同,威力亦有区别。小者可单兵投掷,用于攻坚、破阵;大者需借助简易抛射装置,可用于轰击城墙、密集军阵。”周钧解释道,眼中闪烁着与沈括如出一辙的、对未知事物探索的光芒,“属下暂命名为‘震天雷’。”
李恪目光灼灼:“试爆效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