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封内容寻常,却送往以刚直着称、且对自己观感不佳的王御史府上的信,李恪眉头紧锁。
马周在一旁分析道:“王爷,此信太过刻意。鸠摩罗智计深沉,岂会如此轻易让我们截获关键信息?这分明是疑兵之计,意在挑拨您与王御史的关系,甚至误导我们的调查方向。”
李恪颔首:“他是在告诉我们,他知道我们在查,并且,他还能反过来利用我们的调查,给我们制造麻烦。”他手指敲着那抄录的信纸,“他在试探我们的反应,也在消耗我们的精力。”
然而,李恪的嘴角,却慢慢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他既然想玩大的,那本王,就奉陪到底!”
他猛地站起身,下令道:“王德,将我们掌握的,关于石阿宽勾结东宫属官周奎、鸿胪寺杂役赵四传递香料情报、以及这封指向王御史的密信的所有证据,连同我们的分析,整理成一份详细的密奏!”
王德和马周皆是一怔。马周急道:“王爷,此时上奏,证据链尚不完整,恐难动其根本,反而可能被反咬一口!”
李恪目光锐利如刀:“谁说要动他们了?本王是要借父皇的刀,来破这个局!”
他沉声道:“将这些证据,密奏父皇。但在奏章中,不必明确指控东宫、魏王或鸠摩罗具体罪名,只客观陈述事实,重点突出吐蕃国师利用香料、勾结我朝官员(不论品级高低),意图不明,其行诡秘,恐对社稷不利!并言明,儿臣为避嫌,已不敢擅查,恳请父皇圣裁!”
马周闻言,眼中顿时爆发出精光:“妙啊!王爷此计甚高!不直接攻击东宫魏王,只点出吐蕃国师之害与其渗透之实,将难题抛给陛下。陛下雄才大略,最忌外邦插手内政,更忌后宫前朝与藩国勾结!如此一来,陛下必会动用百骑司等力量严查,且会对东宫、魏王生出警惕之心!而王爷您,既撇清了干系,又达到了敲山震虎、借力打力的目的!”
王德也恍然大悟,兴奋道:“我这就去办!保证做得干净利落,让陛下一看便知事情的严重性!”
当夜,一份来自吴王的密奏,通过特殊渠道,悄无声息地送达了李世民的御案前。
李世民在灯下仔细阅读着这份条理清晰、证据链看似零散实则指向明确的密奏,他的脸色从平静,逐渐变得阴沉,最终化为一片冰寒。
他看到的,不仅仅是吐蕃国师的阴谋,更是自己两个儿子可能牵涉其中,与外部势力勾结的影子!这是他绝对不能容忍的!
“好一个鸠摩罗!好一个‘菩提’手段!”李世民冷哼一声,眼中杀机毕露,“真当我大唐是任你来去之地么!”
他沉默良久,提笔在奏章上批了数行朱砂小字,唤来贴身内侍,低声吩咐道:“传朕密旨,令百骑司统领即刻来见!另,着令宫中戒严,凡与四方馆有接触之内侍、宫人,一律暗中严查!还有,让太医署再派得力人手,以诊平安脉为名,仔细查验兰台、中书、门下等近侍官员身体状况,特别是……有无中香毒之兆!”
“是!”内侍心中一凛,知道一场不亚于战场风暴的清洗,即将在暗夜中展开。
吴王府内,李恪收到王德“密奏已顺利呈递”的回禀后,缓缓斟满一杯酒,对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举杯示意。
鸠摩罗的“菩提”之刀,诡谲阴险。那么,他便以帝王之刀,堂堂正正破之!
刀已出鞘,且看这长安风云,谁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