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血色瓮城(1 / 2)

黎明前的黑暗最是深沉,焉耆城内外却已提前苏醒。唐军大营中响起低沉绵长的号角,各部兵马按照既定方略,开始向城墙逼近。

战鼓擂响,声震四野!

首先发动的是北门和西门。侯君集麾下的唐军精锐,扛着密密麻麻的云梯,推动着高大的攻城塔和冲车,如同潮水般涌向城墙。箭矢如同飞蝗般在空中交错,唐军的弓弩手进行着密集的覆盖射击,压制城头守军,而城上则倾泻下滚木礌石、沸油金汁,惨叫声、兵刃撞击声、巨石砸落的轰鸣声瞬间响成一片,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

正如侯君集与李恪所料,北门和西门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吸引了焉耆守军的大部分注意力。乙毗射匮不断从其他方向抽调兵力增援这两处,尤其是北门,战况最为激烈,城墙下很快就堆积起一层双方士兵的尸体。

与此同时,东门外。

这里的战况显得“温和”许多。唐军只是以弓弩进行远程压制,辅以少量士卒扛着云梯佯攻,做出牵制姿态,并未真正全力扑城。

城头守军不敢大意,弓弩手密集地注视着城下唐军的动向,尤其是那支打着“吴王李恪”旗号的特殊部队的营寨。

营寨辕门悄然开启,一队约两百人的唐军悄无声息地潜出。他们并未穿着显眼的甲胄,而是披着与沙土同色的粗布斗篷,脸上涂抹着泥灰。队伍中间,几十名壮汉两人一组,抬着沉重且以湿泥覆盖的木箱,还有几人扛着那三具以麻布包裹的“惊雷铳”。这正是王德率领的“突火队”!

他们利用攻城大军制造的喧嚣和黎明的微光作为掩护,沿着事先侦察好的、崎岖不平的沟壑和残垣断壁,如同幽灵般向着东门侧翼一处因地形突出而相对远离主战场、守军视线也略有不及的城墙死角摸去。

李恪身披普通校尉铠甲,混在队伍中亲自前行。他需要第一时间判断局势,做出决断。

“王爷,前方百五十步,便是东门瓮城外侧墙根!”一名负责探路的斥候匍匐回来,压低声音急促道,“瓮城入口已被巨石堵死,但外侧城墙根部有一处因雨水冲刷形成的浅沟,可容十数人藏身!”

“好!”李恪眼神一厉,“王德,带你的人,携一半‘伏火雷’,潜入浅沟,寻找城墙根基薄弱处安置!沈括,带‘惊雷铳’组,于侧翼五十步外那片乱石堆后设立阵地,听我号令,压制城头敌军,掩护王德行动!”

“是!”

队伍立刻分头行动。王德带着背负“伏火雷”的死士,借着地面上最后一点阴影,如同壁虎般贴地疾行,险之又险地躲过城头偶尔扫过的视线,成功潜入了那条狭窄的浅沟。

而沈括则指挥着“惊雷铳”组,在乱石堆后迅速架设好三具黑沉沉的铁管,调整角度,对准了东门城楼和附近一段城墙垛口。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北门和西门的喊杀声震耳欲聋,东门这边却弥漫着一种诡异的平静和压抑。

浅沟内,王德和死士们紧张地工作着。他们用随身携带的短锹和凿子,在城墙根部的夯土层奋力挖掘,试图制造出足以放置“伏火雷”的坑洞。夯土坚硬,进展缓慢,每一铲下去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突然,城头一名眼尖的守军似乎发现了乱石堆后的异状,指着那边大声呼喊起来!

“不好!被发现了!”李恪心头一紧。

刹那间,城墙上箭如雨下,集中射向乱石堆!

“沈括!开火!”李恪毫不犹豫地下令。

沈括早已准备就绪,闻令立刻挥动手臂:“放!”

轰!轰!轰!

三声沉闷的巨响再次响起!三道火舌喷涌,浓烟弥漫乱石堆!

密集的铁砂碎石呈扇形泼洒向城头!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