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立德立刻出列领旨:“臣遵旨!”
“原献技匠人田远,及其一应助手、物料,即刻划归神机司管辖,严加守护,不得有误!”
“吴王李恪,”李世民目光再次落在李恪身上,“你于格物之道,确有慧眼,发掘此物有功。然,为避嫌计,亦为专精于武研院其他军械,神机司之事,你便不必再直接插手。若有建言,可通过阎立德上奏。”
此言一出,满朝寂静!
皇帝此举,高明至极!他肯定了火药的价值,肯定了李恪的功劳,却以“避嫌”和“专精”为由,名正言顺地将这最具颠覆性的力量,从李恪手中剥离,纳入了由自己直接掌控的将作监体系之内!既利用了李恪发现的人才和技术,又杜绝了他借此势力膨胀的可能!
李恪心中一震,随即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有失落,但更多的是一种“果然如此”的明悟。父皇终究是父皇,帝王心术,平衡之道,运用得炉火纯青。他立刻收敛心神,恭敬应道:“儿臣领旨,谢父皇体恤!”
他没有流露出任何不满,态度恭顺坦然。
李世民深深看了他一眼,似乎对他的反应颇为满意。
“至于尔等所言流言民心……”李世民看向那些御史,语气转冷,“着京兆尹、金吾卫,严查散布流言、蛊惑人心者!凡有借机攻讦亲王、扰乱朝纲者,以重罪论处!”
“退朝!”
圣旨既下,尘埃落定。
火药,这把刚刚出鞘便震惊世人的双刃剑,被李世民以雷霆手段,小心翼翼地纳入了“神机司”这个密不透风的剑匣之中。而李恪,虽然失去了对它的直接控制权,却也因“发掘有功”而未受实质惩处,更是借皇帝之口,再次强调了格物之学的价值。
他依旧是那个掌管武研院、声望正隆的吴王,只是手中最锋利的那把刀,暂时被收走了。
退朝的钟声中,百官心思各异地散去。李恪能感受到身后那些含义各异的目光,但他步履沉稳,径直向宫外走去。
“王爷……”王德低声道,语气中带着担忧。
“无妨。”李恪目光平静,“种子已经种下,迟早会发芽。现在,我们该把精力,放回西域了。”
他知道,父皇虽然收走了火药,但对武研院的其他项目,尤其是能立即应用于西域战事的军械,需求只会更大。而他,需要在这场新的博弈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和发力点。
惊雷已入瓮,但真正的雷霆,或许才刚刚开始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