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西望阳关(2 / 2)

他顿了顿,继续道:“儿臣近日偶与西域胡商接触,听闻其言,高昌等国之所以敢如此跋扈,西突厥各部之所以纷争不休,其一在于我大唐兵威未加,其二在于……其内部缺乏一个足够强大、且心向我大唐的势力,来稳定秩序,维护商道。”

他这话,隐隐指向了扶持代理人的策略。

“故而,儿臣以为,对待西域,或可刚柔并济。一面,遣使申饬不臣,陈兵边境以示威慑;另一面,则可遴选西域诸国中,心慕王化、且有一定实力者,暗中给予支持,助其整合各部,维护商路。如此,既可省却大军远征之耗,亦可借力打力,使我大唐于西域,拥有更强之影响力与话语权。”

他没有提军事征服,而是强调了经济、政治和代理人手段,这与他之前展现的军事强人形象似乎有所不同,更符合他如今“格物”、“商贸”的人设。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思索。李恪的策略,听起来确实比单纯的怀柔或征伐更具操作性,也更符合当前帝国需要休养生息、同时又要维持影响力的现状。

“你所言,不无道理。”李世民缓缓道,“然,遴选何人支持,如何支持,尺度如何把握,皆需慎重。此事,交由鸿胪寺与兵部共同议个章程上来。”

他没有立刻采纳,但也没有否定,而是将其纳入了正式讨论流程。

“儿臣遵旨。”李恪躬身退下。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将西域事务的议题重新摆上台面,并且提出了新的思路,这就够了。

退朝之后,李恪并未返回王府,而是去了兵部衙门,寻到了侯君集。

“侯尚书。”李恪拱手。

“吴王殿下!”侯君集对李恪如今是真心佩服,连忙还礼,“殿下今日朝上所议西域之事,末将觉得颇有见地!那高昌国,确实嚣张,早就该教训教训!”

李恪笑了笑:“高昌不过疥癣之疾。本王此来,是想向侯尚书讨要一些关于西域,尤其是西突厥各部、高昌、焉耆等国的详细舆图、兵力部署、以及近年来的动向情报。越详细越好。”

侯君集愣了一下:“殿下您这是……”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李恪淡淡道,“即便不行征伐,多了解一些,总无坏处。或许,格物司将来改良驼马用具、研究适应沙漠戈壁的器械,也能用得上。”

他再次抬出了“格物”作为幌子。

侯君集虽然觉得有些奇怪,但吴王如今圣眷正浓,又掌管武研院,要些舆图情报研究“器械”,也说得过去。他爽快答应:“这个好说!末将这就让人整理,给殿下送去!”

“有劳侯尚书了。”

拿到西域的详细资料,李恪回到武研院,立刻将自己关进了值房。巨大的西域舆图在桌上铺开,上面标注着山川、河流、沙漠、绿洲、城池以及各方势力的范围。他的手指沿着丝绸之路的轨迹缓缓移动,目光锐利,如同鹰隼。

高昌、焉耆、龟兹、于阗……西突厥十姓……一个个名字在他脑中闪过。

阿史那伦的身影,也再次浮现。

或许,这个胡商,可以成为他撬动西域的第一块砖。

他需要更详细的情报,需要在那里埋下更多的钉子。

西域,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土地,

似乎正向他,

缓缓敞开了大门。

而他,

必将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

留下属于他的,

惊雷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