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新兵的理想(2 / 2)

刘阳清了清嗓子,耐心解释道:“第一根线,像我们这样的,属于先锋组。打仗的时候要冲在最前面,死亡率自然高,但相应的待遇也优厚,只要立下战功,很容易得到提拔,升官速度也快。第二根线的被称作正规军,主要负责配合、接应我们先锋组。他们的待遇稍差些,立功机会相对较少,升官更是缓慢。好多人服役十几年了,还只是普通士兵,这种情况屡见不鲜。至于最后一根线,便是后勤组了。有手艺的,比如军医、修兵器的、搞土木建筑的,在后勤会受到重用,虽然不一定能谋得官职,但会得到军队的保护。还有些有狠劲的,会负责押送物资、送烈士返乡、押解新兵或者传递书信之类的任务。要是既没手艺,又没狠劲,那就只能干杂役,去伺候那些有身份的军官。这种情况,别说当官了,一旦战事紧张,大概率会被抛弃。”

秋灵听完,不禁陷入了沉默。

刘阳接着道:“当然啦,初审的分组并非一成不变。我们先锋组要是有人跟不上节奏,会被调到正规军。而正规军里要是有特别优秀的,也会被调到我们这里。甚至有人能从后勤组一路晋升到先锋队,同样,也有人从先锋组被贬到后勤组。一切都不是绝对的。”

秋灵微微点头。

这时,侧面突然传来“啪”的一声脆响,紧接着一个汉子“嗷”的一声跳了起来,随后又赶忙站好。原来是刘云澈手持鞭子,在队伍中来回巡视,遇到站姿不标准的,抬手就是一鞭子,嘴里还大声呵斥:“今儿站不好,今晚就给老子站通宵。”

新兵们体能差异明显,表现也是千差万别。有的如苍松般稳如泰山,任凭刘云澈如何巡视,都不为所动;有的却似风中弱柳,摇摇晃晃,努力维持平衡却显得力不从心;更有以鲁享迪为首的“碰地”族,隔三岔五就“扑通”一声倒地,然后哼哼唧唧,仿佛浑身的骨头都散了架。

秋灵的双腿还算稳当,可腰间的伤痛却如影随形,疼得她额头渐渐布满汗珠,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而刘阳等一众北方汉子,不仅身姿稳若磐石,连呼吸都平稳有序。哪怕刘云澈就走在队伍旁边,目光如炬地审视着他们,他们依旧身体纹丝不动,嘴巴还在若无其事地继续聊天。在他们身上,透着一股坚韧与从容,与那些被刘云澈的鞭子吓得战战兢兢的新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石涛目光坚定,率先开口:“你们来当兵,都怀揣着啥理想?我啊,就想当将军,统领三军,那该是何等的威风八面。”

他身旁的陈雷眼神中透着对功名利禄的渴望,紧接着说道:“我想谋个高官厚禄,将来能名垂青史。”

陈雷身后的金勇挠挠头,有些腼腆地道:“我就想挣很多很多钱,娶一个京城俏媳妇。京城娶媳妇彩礼高,我没攒够。”

队伍里一个接一个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气氛逐渐热烈起来。

轮到孙欧,他的眼神满是温柔与眷恋:“我没那么大抱负,就盼着早点结束战事,回家陪老婆孩子。希望我回去的时候,我儿子不会不认我。”

刘阳也笑着接话:“我闺女都会撵我路了,希望回去的时候,她还能认得出我。我儿子也会爬了。就盼着战事早点结束,回家陪儿子上树掏鸟蛋,给闺女买漂亮裙子。”

众人的目光落在秋灵身上,她眼神有些空洞,轻声道:“我不知道,我只是单纯想来当兵,其他的没想过。”

刘阳好奇地追问:“那要是战事结束回故乡,你想干嘛?”

秋灵神色落寞,缓缓摇头:“不知道,我真不知道回去能干什么。”

众人一时语塞。

刘阳又把目光投向吴四狗:“吴老弟呢?为啥来当兵?”

吴四狗冷冷地吐出四个字:“朝廷征兵。”

刘阳不依不饶,继续追问:“战事结束呢?你打算干嘛去?”

吴四狗依旧简短作答:“回家。”

吴四狗后方的杨良忍不住笑道:“嘿,你俩还真是一对。老子可不一样,要当大将军,镇守一座城,让所有人都知道我的威名……”

在这训练的间隙,新兵们不同的理想交织在一起,有人壮志凌云,有人心系家庭,而秋灵和吴四狗的迷茫,又为这份讨论增添了一丝别样的意味。刘云澈依旧在队伍旁巡视,偶尔投来的目光,让新兵们在畅谈理想的同时,也不敢忘记保持军姿,在憧憬未来的同时,还得面对当下严苛的训练。

小剧场

余中帅想在王少帅和秋灵之间选一个领军主将,带领己方士兵进攻敌军阵营。余中帅:“我需要选一个负责任的主将。”

王少帅:“末将定当鞠躬尽瘁,带领我方将士勇往前进,不破敌军,终不回。”

秋灵:“选我吧!以前战事失利,将士们都说是我的责任。我最能担负责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