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城中村出租屋内,只有键盘敲击声和服务器风扇的低鸣在嗡嗡作响。王胖子顶着两个浓重的黑眼圈,手指在三个键盘上翻飞,屏幕上瀑布般的数据流映在他高度兴奋的瞳孔中。张怀远抱臂站在他身后,眉头微蹙,素来沉稳的脸上也透着一丝紧张。李思思则将一杯刚泡好的浓茶轻轻放在王胖子手边,眼底满是担忧。
“快了,快了……就快剥开这层洋葱的最后外衣了。”王胖子喃喃自语,声音因长时间熬夜而沙哑。他们根据从“墨韵斋”后台窃取的碎片信息,顺藤摸瓜,终于锁定了一个位于境外、经过多重跳转和加密的Ip地址集群。这,极有可能是“黑蛇”集团的核心数据枢纽。
突然,主屏幕上的数据流停滞了一瞬,随即弹出一个极其简洁、甚至有些复古的登录界面——深蓝底色,只有一个闪烁的光标和一行白色小字:“深渊之门,唯钥可启”。没有公司标识,没有欢迎语,只有一种冰冷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秘感。
“找到了!‘黑蛇’的老巢,他们的内部网络入口!”王胖子激动地一拍大腿,随即又垮下脸来,“但这防护……是军用级别的多重动态加密,还带着自毁触发器。强行爆破,里面的数据立刻会变成一团乱码。”
一直在旁边擦拭着那柄仿制碧云剑的赵大海凑过来,瞅了瞅屏幕,大大咧咧地说:“这有啥,不就是个门吗?找个钥匙不就完了?或者,俺用内力给它震开?”说着还比划了一下。
张怀远无奈地瞥了他一眼:“大海,这是数字世界,你的内力再浑厚,也震不开电子锁。”他转向王胖子,“需要钥匙……或者说,密码?”
“不仅仅是密码。”王胖子面色凝重,“这是一种基于生物特征和行为模式的复合验证。需要特定的授权设备,或者……极高权限人员的实时认证。”他调出一个刚刚破解的日志文件,“看,有几个账号频繁从这个入口登录,权限最高的是一个代号‘冥河’的用户。我们需要模仿他,骗过系统。”
就在众人陷入沉思之际,李思思纤细的手指指向了日志中的一个细节:“胖子,你看这里。这个‘冥河’的几次登录,地理定位都显示在‘蓝湾国际商务中心’。那栋楼里,有没有我们能下手的目标?”
王胖子精神一振,双手再次在键盘上狂舞。几分钟后,他发出一声低呼:“有了!‘冥河’,真名马丁·刘,美籍华人,‘黑蛇’集团在亚洲区的首席财务官。他有个习惯——每周三下午三点,会准时到蓝湾中心一楼的‘星空咖啡馆’,靠窗第三个卡座,喝一杯手冲瑰夏咖啡,处理半小时私人邮件。雷打不动。”
张怀远眼中精光一闪:“明天就是周三。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必须在咖啡馆,拿到他的实时生物认证。”
周三下午两点五十分,“星空咖啡馆”内灯光柔和,咖啡香醇。靠窗第三个卡座上,一位穿着定制西装、戴着金丝眼镜、气质精干的中年亚裔男子刚刚落座,他正是马丁·刘。他熟练地打开超薄笔记本电脑,忽略了菜单,直接对侍者说:“老规矩,瑰夏。”
几乎在他话音落下的同时,一身休闲打扮、气质干净得像大学生的张怀远,自然地坐到了马丁·刘斜后方的位置,点了一杯拿铁,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窗外,实则将马丁·刘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李思思则扮演着时尚白领的角色,坐在更远一些的角落,用带着补光灯的手机支架看似在自拍,实则镜头巧妙地对准了马丁·刘的方向,通过无线耳机与外界保持联系。
赵大海和王胖子则在外围策应。赵大海伪装成清洁工,在咖啡馆外的广场上漫不经心地拖着地,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周围可能出现的保镖或眼线。王胖子则窝在停在街角的厢式货车里,车内架设着各种监听和信号拦截设备,紧张地准备接收数据。
“目标已就位,设备已开启。”李思思低声报告。
马丁·刘并未察觉异常,他抿了一口咖啡,开始专注地处理邮件。时机到了。张怀远对李思思使了个眼色。
李思思优雅地站起身,假装整理裙摆,不小心碰掉了手包,里面的口红、粉饼等小物“恰好”滚落到马丁·刘的脚边。就在马丁·刘下意识低头去看的瞬间,张怀远如同猎豹般悄无声息地动了!他指尖夹着一枚比指甲盖还薄的微型信号中继器,借着俯身捡起一支滚落的笔的动作,精准地将中继器吸附在了马丁·刘所坐卡座下方的木质隔板内侧。
整个过程不到两秒,行云流水,自然得如同巧合。
“谢谢。”李思思对帮她捡起东西的张怀远礼貌地道谢,声音不大不小,刚好掩盖了那细微的“咔哒”声。
马丁·刘抬起头,扶了扶眼镜,只是淡漠地瞥了一眼,便继续专注于自己的屏幕,并未在意这段小插曲。
“‘小跳蚤’就位。”张怀远坐回位置,低声说。
货车内的王胖子立刻在控制台上操作起来。“信号连接稳定!开始模拟设备特征……正在向‘深渊之门’发送认证请求……”
紧张的气氛在无形的电波中蔓延。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王胖子额头开始冒汗。“不对劲……系统在询问二次验证码!这老狐狸,设置了双重保险!”
马丁·刘似乎收到了什么提示,他看了一眼手机,眉头微微皱起,手指开始在手机屏幕上快速点击,似乎准备输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