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庐山藏宝图 > 第16章 天眼失目与将计就计

第16章 天眼失目与将计就计(1 / 2)

夜色如墨,城市边缘的废弃物流园区寂静得只剩下风声。在一处锈迹斑斑的仓库顶棚缝隙中,一架微型无人机如同暗夜中的精灵,悄无声息地悬停着,其高清镜头正牢牢锁定着下方仓库内几个晃动的人影。

“稳住,稳住……对,再拉近一点,让我看看那个箱子里到底是什么……”李逍遥对着耳麦低声指挥,声音里透着压抑不住的兴奋。他身旁,王刚紧盯着平板电脑上传回的实时画面,赵琳琳则负责警戒,而沈言,这位曾经的明朝智者,正若有所思地摩挲着下巴,目光锐利。

这是他们追踪那个国际文物走私集团的第五天。凭借李逍遥出神入化的“潜行”技巧(主要得益于在明朝夜探敌营的经验)和王刚对现代科技设备的快速上手,他们成功锁定了这个疑似集团中转站的仓库。此刻,无人机如同他们的“天眼”,即将揭开罪恶的一角。

画面中,几个穿着工装服的男人正将一个长约一米五的木质长箱从一辆无牌货车上卸下。箱子看起来古朴沉重,与周围现代化的物流设备格格不入。

“看这形状,像不像……”赵琳琳凑过来,小声说。

“像碧云剑的剑匣?”王刚接话,语气凝重,“但他们怎么可能有?”

沈言缓缓摇头:“仿品,或他物。然,此间必有问题。”

就在这时,平板屏幕上的画面猛地一花,随即剧烈晃动起来!

“不好!信号受到强烈干扰!”王刚脸色一变,双手飞快地在平板屏幕上操作,但画面依旧闪烁不定,伴随着刺耳的噪音。

李逍遥急了:“怎么回事?快稳住啊!是不是没交网费?”

“是干扰!专业的信号屏蔽干扰!”王刚低吼,“我们被发现了!”

话音未落,屏幕彻底漆黑一片,无人机的控制信号完全中断。顶棚传来一声轻微的“咔哒”声,随后是物体坠落的声响——他们的“天眼”,失去了。

仓库内瞬间陷入死寂,方才还在忙碌装卸的人影如同鬼魅般消失无踪,只留下那个孤零零的木箱放在仓库中央,仿佛一个无声的嘲讽。

“完了,打草惊蛇了……”李逍遥懊恼地一拍大腿,“五千块大洋的无人机啊!就这么捐了?”

赵琳琳虽然也心疼设备,但更担心处境:“我们现在怎么办?撤吗?他们会不会已经包围我们了?”

王刚尝试重新连接,徒劳无功,他沮丧地放下平板:“对方有备而来,干扰源很强,而且反应速度极快,不像普通保安。我们可能……从一开始就暴露了。”

一股寒意掠过四人心头。他们自以为隐秘的行动,原来一直在对方的监视之下?这究竟是巧合,还是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

就在气氛降至冰点时,一直沉默的沈言却忽然轻笑一声:“有趣。”

“沈大哥,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觉得有趣?”李逍遥哭笑不得。

沈言指向下方恢复寂静的仓库,目光深邃:“诸位且看,若我等果真暴露无遗,为何无人上来围捕?仅是干扰信号,击落那‘铁鸟’,便偃旗息鼓?此非打草惊蛇,倒更像是……投石问路,或曰,欲擒故纵。”

一语点醒梦中人。

王刚猛地抬头:“沈兄的意思是,他们不确定我们的身份和目的,只是想吓走我们,或者……引我们下一步行动?”

“正是。”沈言颔首,“毁我‘天眼’,意在试探我等反应,或迫使我等自乱阵脚,行那冒进之举。若此刻仓皇退去,正中其下怀,彼必知我等力弱心虚。若贸然潜入,则恐有埋伏。”

“那咱们就干等着?”李逍遥挠头。

“非也。”沈言眼中闪过一丝智谋的光芒,“彼既投石问路,我等何不……将计就计?”

一个大胆的计划,开始在沈言的叙述中,逐渐成型。

半小时后,仓库区外围,一辆破旧的面包车晃晃悠悠地停下。车上跳下来两个穿着反光背心、头戴安全帽的年轻人,一人手里拿着个像是探测仪的东西,另一人则拿着记录板和手电筒,正是李逍遥和王刚。

李逍遥清了清嗓子,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腔调,走到仓库门卫室(一个临时搭建的岗亭)窗口,敲了敲玻璃。里面坐着一个神情警惕的保安。

“师傅,开下门,市政管道巡查的!”李逍遥亮了一下不知从哪弄来的、看起来挺像那么回事的证件外壳(其实是某游乐场的年卡),语气不容置疑,“接到报告说你们这片区域地下管线有异常,可能导致地基下沉,非常危险,必须立刻进场检测!”

王刚在一旁配合地晃了晃手里的“探测仪”——那其实是无人机信号干扰器的反向定位装置改的,看起来颇为专业。

保安狐疑地打量着他俩,又看了看他们身后的破面包车,拿起对讲机低声说了几句。

李逍遥心里打鼓,但脸上依旧镇定,甚至带着点不耐烦:“快点啊师傅,我们这任务紧急,耽误了出事你们可负不起责任!”

或许是“地基下沉”这个词起到了威慑作用,也或许是幕后的人想看看他们到底要唱哪出戏。对讲机那头沉默片刻后,保安按下了开门按钮,挥挥手放行了。

“成了!”李逍遥和王刚对视一眼,强压住心中的激动,迈着“专业”的步伐走进了仓库区。

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并非那个存放木箱的主仓库,而是其旁边不远处的一个配电房。根据沈言的推断,强大的信号干扰器功率不小,很可能需要就近取电,并且需要散热,配电房是极佳的藏匿地点。

两人装模作样地在配电房附近“检测”着,王刚手中的设备屏幕果然出现了微弱的信号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