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重新打开灯,但拉严了窗帘。对无人机的改装必须在更隐蔽的条件下进行。同时,他利用零碎时间,开始编写一个简单的反追踪程序,试图定位那条短信的来源,尽管希望渺茫。
深入发展与智斗雏形:
接下来的两天,表面风平浪静。李静凭借着出色的记忆力和冷静的头脑,又成功接到了两单送往“瀚海文化”的外卖,并借机记住了更多公司内部布局和人员面孔。她甚至利用一次等待间隙,用手机偷拍到了公司内部一个看起来像是仓库区域的入口。
张伟成功应聘成为一家与环球金融中心有合作关系的快递公司的临时工,虽然还没能直接接触“瀚海文化”的件,但已经摸清了大楼物流通道和安保换班规律。赵大明则……在应聘一家高档餐厅的外送员时,因为对“牛排几分熟”的认知与现代社会标准产生严重偏差(他认为“见血方为鲜”),以及试图向顾客推荐“本店秘制十八香调料”(他用野草和香料自己鼓捣的),而惨遭淘汰。不过,他并不气馁,转而研究起如何利用街头摆摊(比如卖字画、代写书信)作为观察据点,虽然听起来更不靠谱。
王老五的无人机改造终于完成。他将这个看起来更加破旧(为了伪装),但内核已焕然一新的“侦察兵”命名为“铁鹞子”,取其在空中无声盘旋、目光锐利之意。
第一次侦察行动在一个傍晚展开。目标是通过“铁鹞子”从高空观察环球金融中心B座的楼顶、通风管道出口以及“瀚海文化”所在楼层的窗户(如果可能的话)。
王老五在距离目标大楼几百米外的一个公园角落里操控着“铁鹞子”。无人机悄无声息地升空,借助暮色和城市光污染的掩护,向目标飞去。实时画面传输到王老五的手机上,画面有些晃动,但还算清晰。
“铁鹞子”顺利接近B座,开始环绕飞行。28楼“瀚海文化”的窗户大多拉着百叶窗,无法看清内部。正当王老五试图寻找角度时,画面突然剧烈抖动了一下,信号开始出现断续的雪花。
“怎么回事?信号干扰?”王老五心头一紧,立刻操作“铁鹞子”提升高度,试图脱离干扰源。
然而,干扰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强了。手机屏幕上的画面几乎完全被雪花覆盖,操控也变得滞涩起来。更让他心惊的是,从几乎失真的音频里,他似乎听到了一种规律的、类似电子蜂鸣的声音,正在快速接近!
“被发现了!他们在用干扰设备,甚至可能有反制无人机!”王老五瞬间明白过来。那条匿名短信不是空穴来风,对方早有准备!
他当机立断,立刻启动备用方案,操控“铁鹞子”向预定的撤退路线——附近一条人流量较大的商业街飞去,同时启动了自带的信号伪装程序(他临时加装的,希望能混淆对方追踪)。
手机屏幕彻底黑屏的前一秒,王老五似乎看到画面边缘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像是一只……更大的、黑色的无人机影子?
操控信号彻底中断。“铁鹞子”失联了。
王老五站在原地,手心冰凉。损失一架无人机是小事,但如果“铁鹞子”被对方捕获,即便上面没有任何直接指向他们的信息,也足以证明有人在针对“瀚海文化”进行侦察,必然会让对方更加警惕。
他迅速收拾好操控设备,像普通路人一样离开公园,心脏却在狂跳。对方的技术水平和反侦察意识远超他们的预估。这不仅仅是一个文物走私集团,他们拥有专业的电子对抗能力。
回到出租屋,王老五将失联的消息和看到黑色无人机影子的情况告诉了其他人。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看来,我们面对的敌人,比想象中更难缠。”李静蹙眉。
“妈的,玩高科技是吧?”张伟有些烦躁,“那我们怎么办?硬刚肯定刚不过啊。”
赵大明沉声道:“敌强我弱,当避其锋芒,另寻他径。或许,李姑娘‘外卖’之法,方是正道。”
就在这时,王老五那部用于“业务联系”的旧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收到一封加密邮件。发件人未知。他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开了。
邮件里没有文字,只有一个附件视频。
王老五点开视频,画面正是他那只“铁鹞子”坠毁前的最后影像——它正歪歪扭扭地试图飞向商业街,突然,一只黑色的、造型更具攻击性的无人机从斜刺里冲出,底部伸出一个小型机械爪,精准地抓住了“铁鹞子”的机身。画面剧烈旋转,最后定格在黑色无人机腹部一个模糊的徽标上,那是一个抽象的眼睛图案,瞳孔深处仿佛有数据流在闪烁。
视频到此结束。
紧接着,又一条匿名短信出现在王老五的手机上,依旧是那个加密号码:
“‘铁鹞子’性能不错,可惜跟错了主人。想拿回你的‘鸟’,以及知道‘眼睛’是谁,明晚八点,‘老码头3号仓库’,一个人来。别耍花样,我们知道你在哪儿。”
王老五盯着手机屏幕,感觉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
对方不仅捕获了“铁鹞子”,还知道了它的名字!甚至直接发出了挑衅和约见!这已不是简单的警告,而是赤裸裸的宣战。
他们的对手,不仅技术高超,而且似乎对他们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
明晚八点,老码头3号仓库。是陷阱,还是揭开谜底的机会?
王老五抬起头,看向同样面色凝重的三位同伴,缓缓将手机屏幕转向他们。
夜色渐深,出租屋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